張 移 峰
晨起憑鳥喚,臥床聽雨眠,在瓷谷仙境有一種生活,叫“落花聽雨,閑看煙云”。
沏一壺清茶,看瓣瓣落花,聽細雨綿綿,在竹林山風(fēng)間,感受鄉(xiāng)村的寧靜與美好。這便
是“竹林山居”一天的日常,也是山居主人張移峰的生活日常。
不惑之年 歸隱求志
竹林山居,是張移峰生活的地方,也是他的柴燒工作室。因為對德化陶瓷文化的熱愛與執(zhí)著,他毅然放棄了大城市的繁華,來到德化瓷谷仙境,將自己的藝術(shù)夢想搬進了這鄉(xiāng)村山野。
2018年,他投入巨資改造了當(dāng)時廢棄的仙榮小學(xué),如今,這里已煥然一新。舊教學(xué)樓被改造成了溫馨的民宿,操場變成了偌大的庭院,小橋、流水、涼亭、游魚,將這里點綴得詩意盎然,越過庭院便是張移峰的工作室。就這樣,他在這里定居下來,用心經(jīng)營著自己的藝術(shù)天地——京津德化陶瓷藝術(shù)文化園,成為來來往往的藝術(shù)家們到德化必打卡的場所。
走進張移峰的工作室,墻壁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水墨畫,架子上陳列著一些柴燒器皿、青花瓷瓶,案臺上鋪著宣紙,還有未完成的瓷畫,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一下子將人們帶進了淡然悠遠的藝術(shù)世界。
張移峰工作室一角▲
專注技法 關(guān)心文化
在這里,筆者看到了張移峰與眾不同的柴燒。除了火痕、落灰、釉面變幻這些共性,筆者關(guān)注到這里的柴燒多了一縷詩情畫意,器皿上一幅幅別出心裁的小畫讓古樸的作品多了別樣的風(fēng)情。在柴燒器皿上作畫,張移峰是德化第一人,這也成為他獨特的標簽。
可能因為之前經(jīng)營畫廊的緣故,張移峰對于藝術(shù)有著獨到的見解和執(zhí)著。張移峰認為,柴燒只是一種技法,并不能稱之為“文化”。所以,他嘗試將自己的藝術(shù)見解融入到柴燒中,一方面探求柴燒技法的多變性,一方面延展作品的文化屬性。他說,作品是個人的,但文化是民族的,他想在作品中融入一些關(guān)于文化的思考。
但要做到這一點,并不是那么容易。眾所周知,柴燒作品本身具有極大的不可控性,不同的泥,不同的木材,不同的窯溫,不同的氣氛,在器物表面都會形成不一樣的效果。而張移峰則需要根據(jù)不同效果作不同的畫,可想而知這是極其考驗畫家功夫的,不僅僅是對畫工的考驗,更要求作者自身要有極高的藝術(shù)修養(yǎng),才能做到揮墨自如,取舍得當(dāng)?v觀張移峰的柴燒繪畫, 小橋、流水、勁松、朗月、文人騷客、英雄意氣皆可入畫,篇幅雖小,卻總給人渾然天成、意猶未盡之感。
除了畫畫,張移峰還在作品上刻字。蒼勁有力的漢字讓原本安靜的作品一下子活了起來,與器物釉面效果交相輝映,更顯柴燒質(zhì)感。
張移峰作品▲
日益精進 臻于完美
張移峰認為,柴燒是一個造化的過程。一切的準備也無法完全控制大局,微妙的變化都會演變出難以預(yù)測的結(jié)果。柴燒過程中有太多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他作為參與者,一直享受其中,并得到無窮的溫暖與滿足。但是,他始終相信柴燒中有完美。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談話間,張移峰拿出了自己收藏的一個日本柴燒作品,其完美的幾乎不像柴燒。在看到這個來自日本的作品那一刻,我們大概理解了他口中的“完美”,是日復(fù)一日的技法精進,年復(fù)一年的匠心堅守積聚而成的“完美”,而這就是張移峰一直想要做到的。作為一名手藝匠人,張移峰深知,屬于匠人的命運沒有捷徑,只有時光的浸潤和對于技藝的研磨,才使得未來熹微的光芒逐漸變得明亮。
為此,他還搭建了自己的柴窯,在一窯一窯地嘗試中,親力把控拉坯、成型、入窯、燒制每個環(huán)節(jié),通過不斷的修正、調(diào)整,將艱辛和變數(shù)化作每一件獨一無二的作品。
就這樣,張移峰將自己的熱愛與精力一點一滴傾注在竹林山居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還有特色的陶瓷文化,讓這里漸漸成為文人騷客、藝術(shù)大伽創(chuàng)作休閑的好地方。來到這里,想喝茶就喝茶,想畫畫就畫畫,隨意坐著,聊天、用餐、小酌、聽音樂、看書、看電影……你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
部分作品展示
柴燒的羊脂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