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工把陶缽放置在龍窯內,準備開窯燒瓷
新華社福州4月29日電(記者李慧穎 張逸之)泉州德化縣三班鎮(zhèn)蔡徑村內,四百年歷史的月記窯蜿蜒而上,靜靜伏在山坡上。在不遠處的作坊里,65歲的老瓷工馮清芳修整著茶壺的泥胚。“再過幾天就開窯。”他說,“這是今年開春后的第一爐窯火,到時候村子里就熱鬧了。”
德化位于海上絲綢之路古港泉州的北部,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輸出商品“德化瓷”就產于此地。到明清時期,德化白瓷因溫潤如玉、叩擊如磐而大量遠銷海外,被當時的歐洲譽為“中國白”。這些代表著中國白瓷最高水平的德化瓷,燒制于當地的龍窯內,而蔡徑村的月記窯就是留存至今還在使用的傳統(tǒng)龍窯。
從山坡拾階而上,可見這座百年古窯的全貌。它依山坡而建,由下到上,如龍似蛇,長約33米,有7個門,可供裝窯、出窯之用。窯身兩邊各分布著33個窯目,是添加柴火的地方。走進窯爐內,爐壁內墻上積著層層疊疊的褐色“窯汗”,在經年火光中煉成晶瑩的亮色。
瓷工往龍窯窯目內添加柴火
龍窯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瓷方法,以木材作為主要燃料。月記窯管理人員陳金桂說,因為燒柴燃燒效率不高,二十世紀80年代后,德化提倡“以電代柴”,歷史上留存下來的200多條龍窯逐漸消失,傳統(tǒng)的柴燒技法也逐漸沉寂,只剩下月記窯還保留著零星窯火,燒一些粗制的大肚茶壺。
近幾年,柴燒技法再次因海而興。“這幾年‘海絲’市場的拓展,讓柴燒窯又火起來了。”陳金桂說,傳統(tǒng)柴燒法能讓落灰自然依附在陶瓷坯體表面,形成層次豐富、樸素深沉的自然灰釉,展現出機器工業(yè)產品所無法表達的質樸美感,“海絲”沿線的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尤其喜愛這樣的器皿。“帶著柴燒瓷出去參展,每次幾乎連樣品都被一搶而空。”
馮清芳19歲便到月記窯制瓷燒瓷,大半生與古窯相伴,他頗欣慰于“海絲”的興盛重新帶來了“識貨”的客人。“現在燒外國訂單,大茶壺燒得少了。”他說,窯爐的柴火從下往上燒,第一個窯目的柴火要持續(xù)燒2個小時,才點燃下一個窯目的柴火,連續(xù)燒制一兩天,窯里的瓷器便“熟”了。“這是柴燒窯的古法,跟電爐子不一樣。”
窯爐的柴火從下往上燒,日夜不息
臨近月記窯開窯的時間,“90后”的“創(chuàng)客”許巧梅便整日守在村子里,為裝窯做最后的準備工作。她租下了村頭的兩間瓦房,裝修一新作為自己的陶瓷創(chuàng)作工坊,展示著近百件作品。許巧梅說,柴燒器物的顏色和光澤完全來自土坯、火候和木灰的交融,即使同窯同批的器物,也會呈現出各自不同變化,因此柴燒窯作品很受個性化定制、高附加值市場的歡迎。
“去年我一共燒了十窯,訂單一直供不應求。”許巧梅說,為了讓產量跟上,除了在月記窯租窯燒瓷,去年底她還自己建了一個立方的小窯,跟著老師傅學燒窯技術。“政府現在也鼓勵年輕人繼承傳統(tǒng)技藝,像我們這樣創(chuàng)業(yè)的陶瓷藝人,每個月都有創(chuàng)業(yè)補貼。”
如今蔡徑村已有20多家像許巧梅這樣的青年藝人所建的工坊,村里的灰頂紅磚瓦房也都改造成了柴燒瓷的藝術展示空間。古窯薪火不息,年輕人的創(chuàng)作工坊環(huán)繞在此,等待著每一次窯火的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