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中國是酒文化的發(fā)祥地,谷類釀成酒,始于殷,而用來盛酒的青銅器皿也盛行此時。商周時期,由于生產力提高,制造業(yè)發(fā)達,青銅鑄造技術成熟,青銅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以其雄偉的造型、精巧的構思、古樸的紋飾著稱于世,是中國文物瑰寶中的一朵奇葩。
卣,是一種盛酒器和禮器。盛行于商和西周時期,根據金文和文獻資料,得知青銅卣主要用于祭祀。卣在《尚書·酒誥》里記載:“以秬鬯二卣”,又《詩·大雅·江漢》:“秬鬯一卣”。造型多為橢圓形,頸微束,垂腹,圈足,帶提梁,俗稱提梁卣,也有部分方形和直筒形卣。青銅卣商代多裝飾獸面紋、夔紋,西周時期后多見鳳鳥紋。不久前有機會去故宮博物院參觀學習,得以近距離觀看其中精美的商周青銅器,被其迥異的造型,精美的紋飾所折服。
商代ㄐ毌父戊方卣(圖1):通高38、寬21.5厘米,重5.78千克。卣方體,斜肩,腹部平直,有蓋,蓋頂上有一屋頂形鈕,有提梁,提梁兩端各有一獸首,蓋、腹、足上均有8條縱向凸棱,肩部正背兩面各有一浮雕獸首。蓋飾獸面紋及夔紋,頸部飾夔紋,腹部飾夔紋及獸面紋,足飾夔紋,通體無地紋。
蓋、器有7字對銘(圖2):ㄐ毌六六六父戊。銘文大意是:該器是為去世的父親戊做祭器,在做器時進行了占筮,得出的卦畫符號是“六六六”。“ㄐ毌”是作器者的族名。
商代十字洞腹方卣(圖3):通高34.5、口徑6.6厘米,重3.54千克。卣圓口微侈,長頸,方腹,圈足。有蓋,蓋鈕作立鳥狀。卣肩兩側各鑄一浮雕臥鳥,雙鳥背向,尾上卷與卣的提梁相連。卣腹四面正中各有一方孔,形成四面穿透、內部相通的“十”字形孔洞。卣蓋、器腹和圈足上以細密的云雷紋為地紋,均飾以獸面紋。
此卣的腹部采用了奇巧的形式,器外部四面相通,器內曲折相連,兩者結合,既有貯酒之功用,又有觀賞之效果,構思巧妙,匠心別具,反映出當時高超的青銅鑄造技術。
西周次卣(圖4):通高21.8、寬21.5厘米,重2.44千克。此卣圓鼓腹,圈足,有蓋,蓋頂有喇叭形握,蓋兩側鑄直立的“犄角”。器以半環(huán)銜接提梁,提梁兩端雕飾獸頭。器頸與蓋前后均鑄有浮雕獸首,獸首兩側飾紋帶。卣蓋、器同銘,均5行30字(圖5):
唯二月初吉丁
卯,公姞令次司
田人。次蔑歷,賜
馬賜裘。對揚公
姞休,用作寶彝。
銘文大意:在二月第一個吉日丁卯這一天,諸侯的姞姓夫人公姞命令次任管理農田之官。次受到獎勵,并得賜馬和皮袍。為答謝和宣揚公姞的美意,特做了這件寶貴的彝器。
西周頂卣(圖6):通高27.5、寬21.3厘米,重3千克。此卣為扁圓形體,蓋頂隆起,折沿明顯,圈形捉手。器身子母口,鼓腹,圈足有寬邊。提梁兩端之獸首似羊形,面飾蟬紋。蓋與器身四面有較高的扉棱,蓋面和器腹飾無地紋的分解式獸面紋,頸部飾相對回顧的卷尾夔龍紋,以浮雕獸首相隔。蓋沿和圈足飾兩兩相對的四組以分尾夔紋組成的獸面紋。蓋和器對銘,均4行17字(圖7):
頂作母辛尊
彝。頂賜婦
□曰:用□
于乃姑宓。
記頂為其死去的母親辛做祭器。頂賞賜婦,說:“用來在你婆婆的宓廟(求子廟)中祭享。”
這些精美的青銅卣不僅為今天的人們再現(xiàn)當時貴族優(yōu)裕奢華的生活場景,也為研究當時特定時期的社會現(xiàn)象提供了重要實物,為中國獨特的酒文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