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景德鎮(zhèn)燒造的黑釉瓷又稱為“烏金釉瓷”“鐵黑釉瓷”,是景德鎮(zhèn)窯創(chuàng)燒的一種名貴單色釉。因釉的原料取自景德鎮(zhèn)附近的烏金土(含鐵13.4℅),故稱烏金釉。烏金釉是在福建建窯、河北黑定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福建黑釉建盞和河北黑定是失透的乳濁狀,入窯中溫燒成,燒結(jié)度還不夠高,胎釉結(jié)合度稍差釉面不夠光亮。而烏金釉屬高溫釉,釉面光亮光澤度強,是一種光潤如黑漆明亮的黑釉。這種釉的黑色與宋元時期單純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黑色有所不同,在氧化鐵中混以錳與鈷的色調(diào),燒成后使其釉面烏黑光亮。烏金釉始于明成化年間,成熟并興盛于清康熙、乾隆時期。傳世康、雍、乾的烏金釉瓷器多用描金裝飾,也有黑地白花的。藍浦《景德鎮(zhèn)陶錄》載:“烏金釉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兩種,系新制。”
江蘇省鎮(zhèn)江博物館藏清乾隆款黑釉白花大瓷瓶(見圖),高58.5、口徑18.3、足徑23.5厘米?谘赝獬,長頸,頸中部凸起,溜望,鼓腹,圈足。足底部“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頸部飾二道凸起的弦紋,并飾有白色瓜果,枝葉纏繞。釉面光潤透亮,色黑如漆,色白如粉。顯得凝重華貴,自有氣勢。烏金釉不易燒制成功,成品率低。關(guān)于烏金釉的配制方法,康熙六十一年法國耶穌會傳教士昂特雷克萊在景德鎮(zhèn)寫給該教會會計奧日神父的信中談到烏金釉的配制方法:“要賦予瓷器以帶光彩的黑色或稱之為烏光色,就將瓷坯浸在以青料為主要成分的混合釉中。制作烏金釉一定要使用優(yōu)質(zhì)青料,但其濃度要求稍大一些,配制時將青料與白釉、紫金釉混合,并添加少量石灰與鳳尾草灰配制的釉灰……”
烏金釉是單色釉的一種,其器物釉面光潤透亮,色黑如漆,深沉似水,華貴無比!吨袊沾伞罚“清康熙時期生產(chǎn)一種名為烏金釉的黑釉瓷,這種黑釉瓷是歷代黑釉瓷器中水平最高的一種,制作講究,釉面發(fā)出如鏡面一樣的光亮,極為富麗華貴。傳世的烏金釉瓷有素面和黑色描金兩種,數(shù)量極少。”鎮(zhèn)江博物館藏乾隆款黑釉白花大瓷瓶,當為烏金釉瓷器中的一個品種,極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