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的紋飾,反映出中國歷史悠久的陶瓷文化,瓷器上的紋飾圖案的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值得文學(xué)家去探討研究,釋其文化寓言,既有趨吉避兇的吉祥,不同的紋飾有其獨有的韻味,也有對生活美好的憧憬。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嬰戲紋
所謂嬰戲,即以嬰兒為畫面的主角,描寫兒童釣魚、玩鳥,蹴球、趕鴨、放鵪鶉、抽陀螺、攀樹折花等種種活動,著墨不多而情趣盎然。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漁家樂圖
“漁家樂”圖案在康熙瓷器上大量出現(xiàn)。有漁夫們邊捕魚邊交談的畫面,有漁舟唱晚、漁翁舉杯共慶豐收的畫面等等,均為表現(xiàn)漁家勞動歡快的場景。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仕女圖
仕女圖在五彩瓷器上比較常見,有游園的,執(zhí)扇的,乘涼的,戲嬰的,也有在器物上突出畫一個仕女。飄逸凌云,形象優(yōu)美,畫筆傳神,栩栩如生。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鶴紋
瓷器上的鶴紋初見于唐代,但為數(shù)甚少。宋耀州窯青釉碗有雙鶴展翅、群鶴飛舞以及飛鶴與古圖案相間的畫面。明清瓷器上多畫丹項鶴。因其體形優(yōu)美,瀟灑秀麗,常為文人墨客詩畫題材。又因丹頂鶴的壽命可達50一60年,所以繪有鶴紋的瓷器,多用作祝壽的禮品。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鹿紋
鹿在民間繪畫中作為“仁”獸,以表示太平無事。鹿與祿同音,所以也是官“祿”的象征。定瓷雙鹿盤,盤面兩鹿奔躍在枝葉纏繞的石榴花叢,前鹿回首顧盼,后鹿追趕呼喚。磁州窯瓷枕的鹿紋更多,描繪了小鹿的種種形態(tài),或立、或臥,或奔跑于山間,或漫步于林莽,均極秀美生動。吉州窯小鹿銜靈芝紋,風(fēng)格則古樸典雅。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花鳥紋
花鳥紋宋代北方民窯常用的裝飾題材,筆觸流利生動,風(fēng)格活潑豪放。如磁州窯殘荷秋葉紋枕,枕面畫野塘蘆鴉、殘荷敗草,大雁南飛,呈現(xiàn)一派深秋景色。格調(diào)與此相反的竹雀圖,只是草草幾筆,便描繪了白頭鳥停落在挺拔的竹枝上,竹枝似在微微搖顫, 充滿逗人情趣和盎然生機。其余,小鳥琢果、鵲噪枝頭,以及雙系瓶上的草花飛燕等等,都各具特色。面師們抓住了瞬間的動態(tài),意到筆隨,情景交融,頗為佳作。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魚藻紋
“魚”與“余”同音,是“富貴有余”、“連年有余”的意思。魚紋幾乎是每個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裝飾圖案。魚紋種類繁多,如蓮池游魚,水波游魚,水藻游魚,或單或雙,或三、五追逐,魚水相融。雙數(shù)魚的構(gòu)圖,在器壁用對稱法,兩兩相對;若在器心,則兩魚并排而游。三五尾單數(shù)魚的構(gòu)圖,多是順向追逐游動,空間飾以浮萍、水草、蓮花之類花草。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纏枝紋
明代或稱為“轉(zhuǎn)枝”,是最為常見的裝飾紋樣。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線式的二方連續(xù)或四方連續(xù)或用以填充裝飾面。有的還轉(zhuǎn)變?yōu)樯Ⅻc式的二方連續(xù)形式。二方連續(xù)形式的纏技花,在景德鎮(zhèn)陶瓷紋樣中所占比重最大、用途最廣。它的循環(huán)往復(fù),變化無窮,婉轉(zhuǎn)流動、節(jié)奏鮮明的特點,既適合陶工們揮灑自如的用筆,又利于大量生產(chǎn)。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牡丹紋
牡丹,自唐以來,被人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時被稱為“富貴之花”,并把它作為裝飾題材廣泛應(yīng)用在各種工藝品上。宋瓷中的瓶、罐、盤、盆、缸、枕等器物上均有構(gòu)圖多樣的牡丹紋;蚯o蔓纏繞,花葉連綿,或花朵環(huán)抱,或一枝獨放……。工匠們因器施畫,千姿百態(tài),極盡其華麗妖嬈之美。明清兩代的牡丹花紋更加豐富多彩。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蓮花紋
蓮花是最早用來裝飾瓷器的花紋之一,從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蓮花在佛教以及佛教藝術(shù)中占有特殊地位,被奉為“佛門圣花”。
松、竹、梅稱“歲寒三友”,是國畫中常見的題材,宋以后則常用作瓷器的裝飾圖。
在元青花、釉里紅中,山水畫開始顯露頭角。明代民窯青花,山水裝飾已矗立于陶瓷藝術(shù)之林。山川鄉(xiāng)氣、樓臺亭閣、田園風(fēng)光、庭園小景均饒有情趣,且筆勢灑脫,意境深遠。清雍正、乾隆以來,多仿宋、元、明、清諸名家繪畫筆意。御窯制作大多工整精細,而民窯產(chǎn)品則有明顯的裝飾性和質(zhì)樸的民間風(fēng)格。在畫風(fēng)上,康熙青花、五彩山水畫中的山石,山石呈劈開的片狀,系南宋畫院派的風(fēng)格,而雍正時期,則逐漸改用“披麻皴”,這是繪畫界追隨元代四王畫派對制瓷工藝的影響。乾隆時期山水畫的題材大量減少,而常以西湖十景及私人園缽之類,用寫實的手法畫在瓷器上。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御題詩
清乾隆朝盛行,凡是刻有乾隆詩文的瓷器,都評價甚高,因為乾隆本人只對他最喜愛的宋代名窯和其它陶資精品才肯題詩。他一生所作有關(guān)瓷器的詩文—百九十九首,這些瓷器一向都視為內(nèi)廷秘藏。外國人千方百計地想購買此種瓷器,于是刻“御題”的瓷器突然出現(xiàn);但真品為數(shù)極少。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梵文
自明宣德開始,梵文就作為裝飾性圖案附加在瓷器的畫面上;嘉靖、萬歷以后,發(fā)展到用花朵環(huán)繞梵文構(gòu)成一種特殊的“捧字”圖案。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阿拉伯文
瓷器上書寫阿拉伯文,在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中已有發(fā)現(xiàn),到正德時期則更為流行。
古代陶瓷的紋飾之海水龍紋
是一種典型的龍紋,以龍與海水組成,故名。表現(xiàn)龍游在海水中。北宋越窯青瓷碗上刻劃海水龍紋為典型紋飾。元、明、清瓷器上海水龍紋很多,有單龍、雙龍、四龍乃至九龍,穿游騰躍于海水之間,多用繪畫方法表現(xiàn),也有用彩繪結(jié)合劃花的手法。
瓷器是千家萬戶之所需,我們不能小看古代陶瓷的紋飾所表達的民俗信仰的內(nèi)容。通過耳濡目染,成為人民普遍的信仰和追求。它參予了一個民族的心理改造,其重要意義是不可低估的。陶瓷之所以能夠暢銷海外,收到眾多收藏愛好者追捧,陶瓷的紋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陶瓷紋飾在一件成品的陶瓷中所占份量是相當(dāng)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