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效團作品
余效團是何許人也?
他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教授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是陶瓷藝術界的大腕!
8月25日至28日,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余效團將親臨由濟南報業(yè)集團、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龍湖地產特別支持的第五屆濟南藝博會現場,與您一起共話陶瓷藝術的前世今生。屆時,我們將有幸欣賞到其粉彩山水瓷板、青花釉里紅窯變等頗具代表性的陶瓷藝術精品所承載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永恒之美。
瓷之韻,盡顯于泥之自然與芬芳,瓷以承文,文以載道,故而悟泥即悟道。所以,余效團自號悟泥齋主,是因為他在那片歷經滄桑的泥土中讀到了歷史的變遷和民族文化的永恒。他對瓷上繪畫之悟,在工藝,在文脈,詩詞歌賦成為其胸臆之題材,徜徉于天地之外,化于山水之間。他對于傳統(tǒng)文人畫風的堅守和對粉彩山水諸技的創(chuàng)新,體現了一位智者對瓷上繪畫古與今的辯證思考。
凝神其大美之作《蘭亭圖》,嚴謹而開闊的構圖,精煉而入微的筆法,描繪出貫穿畫面的溪流,兩岸吟詩談論的文人,以及環(huán)繞四周的青山綠樹,石橋橫溪,蘭亭隱于畫面一隅,水中紅觴點點,高士們三五成群,或是游憩溪邊,或是賦詩作對,抑或是觥籌交錯,恣意縱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借古喻今,賦予蘭亭雅集以新的意境。人物用線疏朗流暢、精煉細致,人物造型高古,各具情態(tài),將高士們超凡脫俗、放浪形骸的氣韻神采表現得恰到好處,頗具傳神之妙。在用色上,余效團充分發(fā)揮粉彩設色明麗、格調清雅之特點,渲染層次豐富,令山陰蘭亭氣勢爽朗、水秀山明的暮春佳景躍然于瓷上。
再賞其佳作《大紅鷹》和《秋山蒼松圖》,仿佛進入神游幻覺:非畫非線非舊典,似是似實似天然,實乃妙珍之品!蒼鷹,神態(tài)強勁氣沖盈,頭挺嘴勾爪堅鋒;雙眼明視捕戰(zhàn)機,點面和諧呈佳境。蒼松,傲勢挺拔勁沖天,山水性靈顯生機;器雅物美非往見,天功神韻勝自然。
布局之美、設色之美、意境之美,“澄懷觀道、歸于萬象”之大境,寫形、俱意、取象、悟道之精妙,是余效團作品的大美之處。他追求詩的意境與現代情趣,在技法上講求見書骨、聲樂韻、得詩魂的意境,常于“蒼潤、厚重、情理、骨脈”中大膽探索,其作品表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憨倔與不倦。在追求陶瓷藝術之美的同時,他更多地關注中國傳統(tǒng)經典文脈的傳承,以璞玉之心鍛造瓷之明艷與雋逸,成天地自然之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