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唐山中國陶瓷博覽會在唐山勝利召開,唐山陶瓷再一次聚焦了人們的目光,這兩天市民紛紛到陶瓷展覽中心一飽眼福,一次次被精美絕倫的陶瓷制品所驚艷,但是你知道嗎?唐山陶瓷歷史悠久,期間也有很多傳奇的故事,燕趙都市報特邀唐山市陶瓷協(xié)會專家顧問葛士林探訪到了出生于陶瓷世家的94歲范寶全老人,老人給我們講述了一段關(guān)于唐山西缸窯范家大缸的傳奇故事,一個歷經(jīng)曲折保留下來的蓮花大缸,一個歷經(jīng)風(fēng)霜傳承陶瓷手工技藝的家族,折射出的唐山陶瓷發(fā)展歷史中一段不可磨滅的印記。
講述人:葛士林 范寶全
文字整理:燕趙都市報記者李中平
一口蓮花大缸有200多年歷史 大缸主人生在陶瓷世家
大缸上的花紋精美。
在唐山西缸窯一座震后重建的小院里,隱藏著一件罕見的寶貝。這是一口蓮花大缸,缸中清水漣漪,倒影天色。這口蓮花大缸的缸沿粗壯堅硬,如花崗巖般結(jié)實(shí)。缸身呈弧形,闊口大肚,底小圓平。缸的內(nèi)外施大缸釉,因火候關(guān)系,通體青紅宣潤,釉面光亮。最不同處,是蓮花缸的外面均勻排列著四幅以雙花隔為框的捏雕瓷畫,主題分別為松、竹、蘭、梅。其中一幀梅花枝下,捏有奔鹿回頭的圖像,看上去古樸端莊,栩栩如生。這口體態(tài)碩大的蓮花大缸大約燒造于清道光年間,至少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但整體完好,體態(tài)豐滿,凝重大氣。經(jīng)測量,大缸口沿外徑3.7米,直徑1.2米,高0.8米,底徑0.65米。如此大的體量,在古缸品類中實(shí)屬罕見。主人說,因?yàn)楦左w太大,如果要清洗,必須整個人跳進(jìn)去才行。
這口蓮花大缸的主人是范寶全老人,范老先生今年94歲高齡了,卻身體硬朗,思維清晰,精神矍鑠。范寶全老人是明永樂二年從山西移民到唐山的陶瓷世家范家的后代,論起來為十三世孫。
唐山陶瓷歷史
起源于山西移民來唐擅長燒缸技藝的世家
大缸的主人范寶全老人。
據(jù)了解,唐山陶瓷歷史悠久,最早為唐山帶來陶瓷燒造技術(shù)的,是明永樂二年從山西汾州府介休縣師屯村移民而來的田家和范家,他們在當(dāng)?shù)囟际怯袩准妓嚨奶沾墒兰遥谝泼竦接榔礁疄粗莸貢r,看到彎道山一帶有大量制作陶瓷的媒矸資源,且儲量十分豐富,破土即是,唾手可得,遂在彎道山西南山坡就地落戶,世世代代一邊耕田種地,一邊就地取材,創(chuàng)制缸盆。在唐山陶瓷的起源與前期歷史上,總有來自山西的田家、范家和來自山東的秦家、常家、楊家、裴家,統(tǒng)稱六大陶瓷世家,但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與局限,除西缸窯田家、東缸窯秦家和近代的啟新磁場之外,西缸窯范家及東缸窯常家、楊家、裴家的歷史卻較少有人問津。
唐山西缸窯范氏家族移居唐山的第一代始祖名叫范時真,范家自范時真起,在西缸窯這片熱土世世業(yè)陶,輩輩師承,至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范寶全老人介紹,范家最晚應(yīng)是從第八世范德瑞開始,建起了自己的燒缸工場。所以,西缸窯范家應(yīng)是在清乾隆年間就從家庭手工作坊轉(zhuǎn)變?yōu)楣鎏沾墒止ぷ鞣,在唐山開辦了燒缸的窯場。
范德瑞育有二子,長子范玉生、次子范玉山。因范家二門范云祿之孫范德舉無嗣,范玉生被過繼到二門,范家的燒缸工場始由范玉山掌管。范玉山育有一子范作霖。范作霖兒時,家境富足,自幼好習(xí)武,使得一手春秋大刀,在東西缸窯一帶遠(yuǎn)近聞名。范作霖育有三女兩男,由于東缸窯秦氏家族秦百川也喜好武術(shù),也使得一手春秋大刀,范作霖便將長女嫁與秦百川為妻。范作霖一生豪爽,豁達(dá)義氣,使得范家在燒造窯業(yè)上大有進(jìn)展。范作霖時范家已創(chuàng)辦有兩大窯場,一個名叫“東裕成”,一個名叫“義成興”,這兩家缸廠都建在西缸窯窯上莊東部的山坡之上,橫跨今日的缸窯路。這里不僅地勢高,不存水,而且光照好,通風(fēng)干燥,并且,這里還緊鄰?fù)ㄍ_平的大道,交通十分便利。范寶全先生說,范家的“東裕成”與“義成興”,論規(guī)模,在當(dāng)時的東、西缸窯都是最大的,每家工廠的缸屋,都是20多間。
范作霖有兩個兒子,年邁時分了家,“東裕成”歸了長門范繼宗,“義成興”歸了次門范嗣宗。范繼宗就是范寶全的爺爺,據(jù)范寶全老人回憶,“東裕成”當(dāng)年有兩座大窯,一座碗窯,一座缸窯,缸窯容量能裝132柱,列為缸窯之最,不僅產(chǎn)量高,其最大的特點(diǎn)就是善燒造大件產(chǎn)品。
“要論做大缸,全世界也比不了唐山!”
說起大件產(chǎn)品,范老的臉上頓時洋溢起驕傲的神色:“要論做大缸,全世界那也比不了唐山。到今天為止,誰見到過還有比唐山更大、更美觀、更漂亮的大缸呢?沒有!唐山的大缸誰也比不了!”
唐山自有陶瓷以來,就是專做大缸,市場涵蓋華北東北,聲望享譽(yù)北方。唐山大缸釉子好,歷來有“紅光亮”的美譽(yù),以手拍打,猶如鐘鳴。唐山大缸在品種上無所不有,型號尺寸繁多,在實(shí)用功能上更是無所不包,既有日常家用的大水缸、糧食缸、醬菜缸、豆腐缸等,更有適于油坊、酒坊、醬菜坊、豆腐坊、藥坊、染坊、紙坊等各類作坊使用的大小形制不同的缸,還有園林觀賞用的各色荷花缸、金魚缸、雕花缸。其中最大的酒缸,隆肚收口,要做到一人來高,能盛500斤酒。
唐山西缸窯老“東裕成”做過的大缸,比我們平時所說的最大標(biāo)號“大老缸”還要大,這在燒制技術(shù)上,非常困難。
首先是成型難,一個大缸,小底,敞口,肚薄,沿厚,要用手拉坯成型,“缸師傅”需要有一手絕活。大型缸從起底做羼、拔二節(jié)、做大沿、到拔口,要分四次拉坯成型,接口不留痕跡,這是一般工廠都做不了的。其次是裝窯難,如此碩大的缸坯,在裝窯時,里面還要依次套裝四件大小不同的缸,每套缸坯按柱排列,一層正放,一層反扣,既要找準(zhǔn)水平,還得保證垂直,在一個狹小的窯內(nèi)空間,如同壘卵般危險。第三是燒制難,特別是升溫到時,全憑師傅的一雙眼,俗話說,少一口火,窯里的缸器就燒不熟;多一口火,則整窯缸器可能就全燒塌了,導(dǎo)致血本無歸。第四是開窯苦,缸窯的例行規(guī)矩是熱裝熱開,以便節(jié)省成本與保護(hù)窯爐,俗話叫“趕窯坡”。窯工們要冒著幾百度的高溫進(jìn)去操作,灼人的熱浪,燙手的器品,一件件都要抬、托、轉(zhuǎn)、遞過過手,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范家的蓮花大缸就是在范寶全的太爺爺范作霖這個時候燒成的。當(dāng)時范家的大缸遠(yuǎn)銷東北與口外,那些運(yùn)缸的駱駝隊經(jīng)常徹夜在場外等待。
200多歲的蓮花大缸經(jīng)歷地震傳奇般地完好無損
蓮花大缸經(jīng)歷地震傳奇般地完好無損。
本來范家留下的各種荷花缸有十幾件,分別存置于工廠和居住的庭院內(nèi),但是到最后,家里就只剩下這一件。范寶全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他爺爺臨終的時候,把他叫到跟前說:“這口缸啊,好好留著吧,以后就不會再有了!”正是由于爺爺?shù)恼佌伓,這口蓮花大缸在全家的保護(hù)下躲過文革的破壞,甚至竟傳奇一般地躲過了1976年的震災(zāi),“我家的老宅在窯上莊中街,兩進(jìn)院,蓮花大缸就擺放在院子當(dāng)中,正房門前。這里是全家人出出入入都會經(jīng)過的地方,蓮花缸了養(yǎng)了很多錦鯉,大紅的、金紅的、金黃的,紅白相間的,金魚游來游去。閑暇時,一家老小都會圍在蓮花缸前說笑,孩子們也會在蓮花缸四周嬉戲。1976年地震突然來臨,全家房子坍塌,次女范東艷震亡。但是在一片狼藉不堪的瓦礫堆中,那口蓮花大缸卻安然無恙。倒塌的碎石亂磚,還有從屋頂拋擲而下的大塊焦頂,都剛剛砸到缸的底沿,廢墟的磚瓦石塊在蓮花缸的四周堆積著,竟沒有一塊砸到缸的身上。”范寶全老人說,當(dāng)時大家都直驚訝,連連稱奇。
就這樣,這口蓮花大缸完好無損地保存至今,使得2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還能一睹其風(fēng)采,感受到當(dāng)年陶瓷工匠的優(yōu)良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