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東晉越窯青釉點彩雞首壺圖2東晉越窯青釉點彩雞首壺底部圖3南朝洪州窯青釉蓮瓣紋雞首壺圖4 南朝洪州窯青釉蓮瓣紋雞首壺底部
(原標題:六朝青釉瓷雞首壺)
雞首壺是指以雕塑雞頭為裝飾成壺嘴的瓷壺,創(chuàng)制于三國時期,盛行于兩晉、南朝,進入隋代雞首壺更加修長俏麗,雞頭以雕塑精美逼真而著稱,唐以后,雞首壺便被酒注子(執(zhí)壺)所取代。
考古資料顯示雞首壺是三國中晚期越窯、甌窯燒制的一種新產(chǎn)品。起初,雞首壺多數(shù)是在小小的盤口壺的肩部,一面貼雞頭,另一面貼雞尾,頭尾對稱,雞頭為實心,完全是一種裝飾。東晉時期雞首壺,盤口較小,細頸,壺腹圓鼓,肩部雕塑雞頭,雞頭上有冠,下有頸,雞頭呈空心狀,通壺腹而成流嘴,雞尾變成彎曲的把手,有的把手上端飾龍頭,成為一種器型優(yōu)美的酒壺。南朝時期,雞首壺器身修長,口頸加高,造型更加適合于實用。雞首壺是現(xiàn)在人的叫法,這種器物在六朝時并不叫雞首壺。1972年南京化纖廠東晉墓出土一件雞首壺,其底部銘刻“罌主姓黃名齊之”,雞首壺在東晉時稱作“罌”。漢·王充《論衡·譴告》說:“釀酒于罌,烹肉于鼎”,劉伶《酒德頌》有:“先生于是方捧罌承槽”,雙手捧罌在酒床的流槽下接酒,說明雞首壺是盛酒器。
鎮(zhèn)江揚中永鑫堂收藏有幾件六朝時期雞首壺。今選出兩件介紹如下:
東晉越窯青釉點彩雞首壺(圖1),高19厘米,口徑8.1厘米,腹徑15厘米,底徑9厘米。盤口,長頸,鼓腹,平底,肩部飾雞首,對稱處飾一柄,柄高于壺口,兩側(cè)設(shè)環(huán)形系?谘、柄部、雞冠上均點有褐彩,褐彩相間交錯,和諧自然,疏密得體,打破了青釉單調(diào)的格局。胎淺灰色,全器施釉,底部無釉,器型優(yōu)美。
越窯主要產(chǎn)地在浙江上虞、余姚、紹興等地。東漢中晚期,成功燒制出成熟的青釉瓷,領(lǐng)青釉瓷創(chuàng)燒風氣之先。
南朝洪州窯青釉蓮瓣紋雞首壺(圖2),高21厘米,口徑7.5厘米,腹徑17厘米,底徑10厘米。高盤口,長頸,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飾雞首,雞首雙目圓瞪,高冠,流嘴呈管狀,與壺身相通,對稱處為龍首柄,柄高于口沿,兩側(cè)設(shè)橋形系。腹部刻劃覆蓮紋,蓮瓣較短,刻劃線條流暢,簡潔明快。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的影響也已滲透到陶瓷手工業(yè)領(lǐng)域。就像這件青釉蓮瓣紋雞首壺,極好地反映了這一時代的題材特征。這是因為蓮花為“佛門圣花”,蓮花在佛教中地位很高,蓮瓣的形象幾乎無器不有。胎灰色,較疏松,施釉不到底,釉色青中泛黃。
洪州窯位于江西省豐城市,1992年—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豐城市贛江與贛江相通的清豐山溪、藥湖岸畔的山坡和崗阜地帶發(fā)現(xiàn)洪州窯遺址31處,始燒年代于東漢晚期,東晉、南朝進入興盛期,唐代中期達到鼎盛,至晚唐、五代逐漸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