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熱度剛剛退下,學(xué)子們正在焦灼等待最后成績和錄取通知書的下達(dá)。小編為家長和學(xué)子們整理了中國古時瓷畫中的各類"高考"題材,帶大家一起領(lǐng)略從古至今中國人對讀書人的尊重,以及對讀書、考試這一傳統(tǒng)的傳承。
這件瓷片標(biāo)本是明代成化年間的,出土于北京市南鑼鼓巷附近。瓷畫中的人騎在水中的魚身上,寓意就是“獨占鰲頭”,也就是科舉時代的“中狀元”?婆e時代,經(jīng)殿試由皇帝欽點為進(jìn)士中一甲第一名的狀元,謂之“獨占鰲頭”。
傳說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鰲是龍頭、龜背、麒麟尾的合體魚龍。另一種傳說,鰲是汪洋大海里的大龜或大鱉,法力無邊,能背負(fù)高山浮游,他原本是海龍王的三太子,因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漿液,被罰到東海為鰲?傊,鰲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異之物。
上古時代,老祖宗往往視傳說中的神異之物為保護(hù)神,其中的一種便是鰲。唐宋時期,在宮殿門前臺階上鐫刻巨鰲的浮雕,所以宮殿又稱鰲宮。
殿試是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級考試,由萬乘之主的皇帝親自主持,錄取的御賜進(jìn)士,榮耀之至,在“金殿傳臚”大典、“探花宴”上出盡風(fēng)頭。
明清時的“金殿傳臚”,一般于殿試后兩天舉行。這一天,皇帝在太和殿召見新科進(jìn)士,進(jìn)士們個個身著嶄新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得意洋洋,分左右兩班站在文武百官后面,畢集于金鑾殿丹墀下。
鼓樂聲中,皇帝駕到升坐龍椅,群臣山呼萬歲畢,禮部官員捧出欽定的金榜展開,由傳臚官按榜依次唱名,即宣布考取進(jìn)士者的姓名、名次、籍貫。
每唱到一名,由多個侍衛(wèi)接力高聲重復(fù)著從殿內(nèi)傳向殿外,其中一甲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均要連唱三遍,以示與眾不同。新科進(jìn)士聽到傳唱,走到中間的御道上站定,向皇帝叩拜謝恩,成了天子門生。
傳唱完畢,傳臚官引導(dǎo)一甲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走到天子座前的階下迎接殿試榜。其中的狀元位置居中,且稍前于榜眼、探花,如三角形的頂角位置,正好站在第一塊御道石正中鐫刻的巨鰲頭部,獨個踏占在鰲頭之上,這就是“獨占鰲頭”的由來。
對此,清朝學(xué)人洪亮吉的《北江詩話》有載:“傳臚畢,贊禮官引東班狀元,西班榜眼二人,前趨至殿陛下,迎殿試榜。抵陛,則狀元稍前進(jìn),立中陛石上,石正中鐫刻有升龍及巨鰲……以此稱獨占鰲頭。”
獨占鰲頭也就成了狀元的代名詞,頻頻出現(xiàn)在詩詞戲曲中,如宋代葉適《蔡尚書挽詞》:“總角都鰲頭,老生甘伏膺。”元代雜劇《陳州糶米》楔子:“殿前曾獻(xiàn)升平策,獨占鰲頭第一名。”明朝沈受先《三元記》:“胸中星斗斂,筆底云煙染,看春闈鰲頭許誰先占?”
到了明代晚期,“獨占鰲頭”的瓷畫已經(jīng)逐漸和“魁星點斗”結(jié)合在一起。在科舉時代,通過參加考試以求仕進(jìn),幾乎是讀書人唯一的晉身之階,所以衍生出很多吉祥用語,如“登龍門”、 “獨占鰲頭”,等等,這其中“魁星點斗”的說法,非常流行。民間傳說,魁星原是一位讀書人,連續(xù)三次在科舉考試中取得“連中三元”的佳績,卻都因貌丑而被黜退,他萬念俱灰,投水自盡,感動天神,命大鰲將其救起,升上天庭作了司職人間文運的神祇。
傳說就是傳說,只能姑妄聽之?堑某霈F(xiàn),很可能最早來自于奎星崇拜。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共十六顆星。古人認(rèn)為其形狀“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所以至遲在漢代就有了“奎主文章”的說法,當(dāng)時的秘書監(jiān)也被作“奎府”。后來因為“魁”與“奎”同音,又有“首”的含義,逐漸混用,到了宋代“魁星”已經(jīng)廣為人知,“奎星”卻沒有人提了。
魁星信仰在民間有很廣泛的影響。舊時相傳七夕之夜是魁星生辰,讀書人要以狗頭祭拜魁星,并置酒宴飲,稱“魁星宴”。而以魁星閣、魁星樓為名的建筑遍布各地,這其中自然要供奉魁星像,但魁星的形象從何而來呢?有人從組成“魁”字的“鬼”和“斗”中得到靈感,創(chuàng)造出一個赤發(fā)藍(lán)面的鬼面人物,他右足獨立,左腿后翹如鉤,一手捧斗,另一手執(zhí)筆,似在用筆點定中試者的名字,這就是“魁星點斗”的來源。
這件明代天啟年間的瓷畫,其中包含“魁星”、“海水”、“鰲”、“星斗”、還有象征知識的書。中國古代畫師創(chuàng)造出的這種雙重含義的畫片,方寸之間畫面生動,繁而不亂,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畫片盡管有細(xì)微的不同,但都遵循著一定的原則,
頭如斗,眉如苕,秤砣鼻子火噴口;
鈴鐺眼,核頭臉,鋸齒獠牙帶耳環(huán),
胳臂腿壯生筋健,坦胸露腹衣不全。
這就是鬼的身形。也可以作為這類瓷器作品鑒賞的一個標(biāo)準(zhǔn)。
明末,是中國歷史上章回版畫小說的創(chuàng)作高峰,著名的神魔小說《西游記》就是嘉靖——萬歷年代問世的鴻篇巨制。小說中描寫了許許多多鬼的身影,以至于當(dāng)時的畫師們,根據(jù)這些鬼影,勾勒出了固定的鬼之形象。其實不僅是在瓷器上,在當(dāng)時許多工藝品中都有著“魁星”的身影,如下圖這件象牙雕魁星,在形象、動態(tài)各方面都具有明末魁星形象的典型特征,加之神情刻畫生動細(xì)膩,可以說是同類題材中的代表作。
另外,此類題材的作品從明晚期到清康熙年間,已經(jīng)廣泛的應(yīng)用于中國文人鐘愛的“文房用具中”,并且在工藝上也有所突破。上圖中萬歷年間的硯臺和下圖的兩件康熙五彩筆筒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到了康熙年間,“魁星”在“點斗”時腳下的“鰲頭”變成了梅花。這也有“登枝”,“折桂”之意。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是自古以來,中國社會傳統(tǒng)現(xiàn)象,而今,“知識改變命運”更成了中國夢的一部分。祝愿正在高考的學(xué)子們能夠考出好成績,精彩的人生,正在等著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