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光礁1號出水的折枝花卉圖案粉盒
據(jù)泉州海交館的專家說,以前認為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都是從“海上絲綢之路”而來,后來,研究阿拉伯人墓碑才知道,泉州的阿拉伯商人,有許多是 由“陸上絲綢之路”轉(zhuǎn)道而來。可見當時的泉州是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匯聚的地方。這也證明,海絲與路絲是一種循環(huán)式,海陸相溝通的商路與交流之路。
泉州開元寺的歷史比開元還久遠,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開元寺,此寺是泉州最古老的“景點”。上個世紀90年代,我第一次至泉州時,看的第一個景點就是開元寺,但開元寺吸引我的并非是寺。
走進開元寺的大院內(nèi),我先看的是院內(nèi)相距約200米的兩座古塔。東塔名為“鎮(zhèn)國塔”,建于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當初為五層木塔,后改為石塔。西塔名 為“仁壽塔”,建于五代梁貞明三年(公元917年),當初也是五層木塔,后幾經(jīng)毀壞,改建為磚塔。東塔通高48米,西塔高44米。如此高塔,立在泉州灣的 晉江東岸,在古代,它們已不僅僅是佛塔,還兼具泉州灣地標和航標的功能,給出海歸港船只以指引。我恰是在這個意義上,來到塔下駐足仰望。據(jù)史料載,明萬歷 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泉州曾發(fā)生八級大地震,而雙塔無損,僅“鎮(zhèn)國塔”頂蓋石角折寶剎傾斜,在清末廈門美璋照相館出版的“鎮(zhèn)國塔”明信片上,還可見 到這一奇景。
巧的是這個院子不僅有古代航標的意義,后來,它還“泊”入了一艘宋代古船,也被稱之為“泉州古船”。當年,古船出土時,泉州還沒一個像樣的博物館,所以古船一直住在這個寺院里,后來,這里就成了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館的古船博物館。
泉州后渚港出土古船
今天的泉州已把歷史當做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格外珍愛。
21世紀初,我又多次到泉州考察,這里已建好了新的泉州博物館和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館新館。據(jù)海交館的朋友介紹,“泉州古船”現(xiàn)身之時,是大眾文物意識很薄 弱的時代。那是“文革”十年中的1973年,泉州后渚港的漁民在附近海灘上撿了很多爛在泥沙中的木板,就拿回家中當柴燒,但這些木塊卻難以引燃。剛好廈門 大學歷史系教授莊為璣在泉州考察海上交通史跡與文物,聽到此消息后,感到這可能是一種考古發(fā)現(xiàn),立即趕到現(xiàn)場。后來發(fā)現(xiàn)這里確實是一個古沉船遺址。
1974年8月,中國首次大型海灣考古發(fā)掘工程在后渚港展開,當沉船上面2米多厚的堆積層被清除后,一艘(實際上是半艘)古船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經(jīng)測算,沉 船殘長24米,殘9米,船下部有12道隔板隔出的13個水密隔艙,排水量近400噸,載重200噸;應當是一艘首部尖、尾部寬、高尾尖底“福船”型海船; 沉船年代大約在南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即宋室南逃至泉州之際。
那么,它是一艘漁船,還是商船呢?是將要出港的船,還是歸港船呢?專家從船中殘存的貨物來看,首先它應是一艘商船。人們從船艙中發(fā)掘出2350余公斤香料 木及貴重藥材,還有500多枚唐宋銅鐵錢、50多件宋代陶瓷器、90多件木牌木簽、2000多個暖海種貝殼,此外,還有許多桃、李、橄欖、荔枝等果核,及船上水手娛樂用的象棋子共有14種器物出土。此外,這艘商船應是載著南洋等地的貨物從海上歸來的船,不幸沉在了家門口,也許當時正是蒙元追兵進入泉州的兵 亂之際。這艘商船原本打算販運南洋香料到泉州,而后再倒賣給阿拉伯商人,由他們轉(zhuǎn)手販給不產(chǎn)香料的歐洲。出海時,還是宋朝呢,回來,就是蒙元的天下了。也 有人進一步猜測,它很有可能是當時泉州的最大海商蒲壽庚家族的商船。蒲壽庚家族主要在海上經(jīng)營香料。并且,在宋元之交正是他們海上交易的興旺之時。
中型福船可遠洋
從《中國古船譜》來看,宋代的造船技術已相當成熟。據(jù)吳自牧的《夢梁錄》記載,宋時海船大者載重達300噸,可載五六百人。中型船可載150噸,載人可達300人左右。宋代海船船體堅固,結(jié)構(gòu)良好。船體“以巨木全方,攙疊而成”。
據(jù)古船專家介紹,泉州古船,其龍骨由兩根松木接合而成,采用體外龍骨的設計和直角榫合的工藝,增大了船的縱向強度。海船的船殼、船底用二重板疊合,舷側(cè)則用三重板疊成。自龍骨至舷有側(cè)板14行,1至10行由兩層板疊合而成,11至13行由三層板疊合而成,采用搭接和拼接兩種結(jié)構(gòu)工藝,以釘榫為主要構(gòu)件。里 層船殼板的上下板之間都用子母銜榫合。尖底造型使船殼彎曲弧度大,多重板工藝使取材、建造和維修較為容易,二重或三重板加固的側(cè)板與船殼板使全船的強度大 為提高更耐波浪的沖擊,利于遠航。古船還使用了鐵釘,舶板采用榫聯(lián)和鐵釘加固,并用桐油、麻絲、石灰等嵌縫,以防滲漏和釘頭銹蝕。
據(jù)古船專家研究,此船形特點是:底尖、船身扁闊,長寬比小,平面近于圓形,應是宋代泉州海船。這種V型船體的結(jié)構(gòu)設計,不但可增強船舶的穩(wěn)定性,而且能減 少水下阻力,使海船在遇到橫風時橫向移動較小,在頂風行船時更是優(yōu)越,“貴其可破浪而行也”。為改善船舶的搖擺性能,宋代水手還在船腹兩側(cè)“縛大竹為橐以 拒浪”。
我們僅以泉州1973年出土的34米長的海船為例,這艘船可裝載200噸的貨物,相當于絲路上700頭駱駝的承載量。海船借助季風,即使是去東非,160天也就夠了。東西貿(mào)易無論是速度上,還是運量上,海上運輸都是陸路運輸所無法比擬的。
華光礁1號或是泉州古船的姐妹船
考古最怕孤證,泉州只有這么一條宋代古沉船,值得關注的是后來,人們在遠海又發(fā)現(xiàn)了一艘南宋沉船,它和泉州還真有點關系。
1996年南海漁民又在西沙群島發(fā)現(xiàn)了一艘沉船,后命名為“華光礁1號”。此船后來經(jīng)考古專家進行搶救性發(fā)掘,發(fā)現(xiàn)船體殘長20米、寬約6米,舷深約 3~4米,發(fā)現(xiàn)11個殘留的隔艙,估計排水量大于60噸。但船已爛得嚴重,估計無法成為又一艘可展示的古船。此沉船尚有近萬件宋代文物,其中四分之三是產(chǎn) 自福建的陶瓷器。陶瓷產(chǎn)品按釉色分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幾種,器型主要為碗、盤、碟、盒、壺、盞、瓶、罐、甕等。這些陶瓷器都屬于生活用具,大多是 民窯生產(chǎn),質(zhì)量不高。
福建和海南兩省的考古專家,根據(jù)出水文物初步判斷,“南宋時期的某一天,它從福建出海,沿絲綢之路航行時,在西沙遇到大風后觸礁擱淺,隨后沉沒”。宋代已 經(jīng)在泉州設置“市舶司”專門機構(gòu),負責內(nèi)外貿(mào)易;泉州港是福建最大的貿(mào)易港口;專家們由此推斷,它很有可能是從泉州出海。近海的遠海的古沉船證明,宋代的 泉州確是海上貿(mào)易的重鎮(zhèn)。
海交館的小陳博士對我說,以前認為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都是從“海上絲綢之路”而來,后來,研究阿拉伯人墓碑才知道,泉州的阿拉伯商人,有許多 是由“陸上絲綢之路”轉(zhuǎn)道而來?梢姰敃r的泉州是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匯聚的地方。這也證明,海絲與路絲是一種循環(huán)式,海陸相溝通的商路與交流之路。
清末美璋照相館出版的明信片有泉州“鎮(zhèn)國塔”
泉州開元寺內(nèi)海上交通博物館的古船博物館所展示的南宋古船
華光礁1號出水瓷器,其中不少小巧玲瓏、做工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