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技術視點看:
1、外型規(guī)整,比例適合,外觀曲線雖不及雍正時的美麗,但仍比嘉、道期間的雋秀,小件器物尤為精巧。前期器型和雍正時相同恰到好處,后期則顯板滯。爾后各朝的外型個性,除嘉慶初尚能遵循乾隆款式,余者皆為依次遞減,日薄西山。
2、前期胎體細潤,后期漸趨粗糙。乾隆青花瓷質前期與雍正根本相同,胎質皎白細潤,晚期略顯差勁,官窯與民窯無多大差異。釉面仍以青白色為主,勻凈光潤,也有呈粉白色的釉面,民窯中多見。微度的波濤釉偶有出現(xiàn)。漿胎青花康、雍、乾三朝均有。漿胎是指明、清兩代用瓷土淘洗后的細泥漿制成的胎體輕薄、色如米漿的一種瓷胎?、雍、乾漿胎青花自成一體?滴鯐r胎體微泛土黃色,釉面多為粉白或漿白色,有細碎紋片,紋飾較通常青花細膩,底款"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或秋葉等圖記款識。雍正、乾隆時漿胎青花胎釉與康熙無大不同,少量有釉面不太平坦的,青花紋飾則漸趨規(guī)則圖畫化。清晚期多仿康熙漿胎青花,但胎質粗松,呈灰白色,釉面多有雜質斑駁,似感硬度不如真物而欠瑩潤。
3、青花呈色雖有多種體現(xiàn),但以安穩(wěn)的純粹蘭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蘭各色,色彩均冷靜,紋飾明晰。 乾隆青花呈色安穩(wěn),前期與雍正時無甚差異,常有暈散出廓的表象,中期則形成正藍呈色明快的個性,晚期則呈色略顯青灰。民窯中落齋堂款的,無論技術或青花呈色,均可與官窯比美。
4、器足較前朝寬厚、足脊?jié)L圓,有的涂以黃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處,多有刮削胎體留下一圈小鋸齒痕。
5、官窯年款,多數(shù)是篆書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圖書印章款,單個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圖書印章款?瑫畋容^少。民窯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6、制造技術水平極高、精巧、秀美、無奇不有,為制瓷史上所稀有。
7,乾隆青花六字款有顯著的針眼感,青料部分仿拂針刺相同.
8,乾隆青花釉面大多有橘皮紋.
二.從紋飾視點看:
圖畫紋飾,時代特征明顯,繪畫工巧、層次明晰,畫鳳謹慎而細膩。 乾隆青花紋飾體裁五光十色,傳統(tǒng)的人物、動物、植物均有,古祥圖畫到此刻已規(guī)范化和普遍化,福、祿、壽涵義畫及多子、及第、見喜等祈求美好愿望的心思,徹底融于各種涵義的圖畫中,變成今后各代工匠創(chuàng)造的榜樣。別的稱頌和粉飾太平的紋飾,如歌舞升平、休養(yǎng)生息、國泰民安等,則是乾隆控制60年的必然產品。因乾隆喜愛作詩,不少瓷器上也有他的詩作。但以青花書詩者較少,多是釉上彩著作.
1,乾隆青花往往在果實,葉瓣部位用點青法上色,深淺層次不同明顯.
2,乾隆青花云紋大多選用勾邊拔白繪法,葡萄葉則選用勾邊填色拔白繪法.
3,乾隆青花的松樹大多為挺立挺拔的巨松,而且針狀葉十分棉密,很少象康雍青花那樣的片葉矮松.
4,乾隆青花中的鶴,大多為棲息松枝或漫步松下的懶鶴.
5,乾隆青花中的魚尾巴很少開叉,象一塊梯形木板,木板后邊吊兩根尾線.
6,乾隆青花中的鹿紋,大多在身上留有白點斑,仿拂梅花似的.
一件乾隆期間青花海水祥云應龍紋梅瓶
該梅瓶燒造于乾隆前期,是乾隆青花梅瓶重要而珍罕的代表。器物上的應龍制作精巧,將帝王的威武與奧秘莊重的形象隱喻化地出現(xiàn),生動地展現(xiàn)了眾多海洋與神龍共生的物華詩境。
據介紹,這尊梅瓶一出場即遭到買家火熱追捧,以3500萬元起拍后,通過近20分鐘比賽,終究以8500萬元落槌,加上傭金總成交價到達9775萬元。
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曾拍出2.0786 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67億元);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件清乾隆葫蘆扁瓶也拍出1.0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615萬元)的高價。
此間分析人士以為,雖然現(xiàn)在拍賣商場受經濟等許多要素影響而有所調整,但品相無缺且珍稀的拍品,仍會遭到商場追捧,拍出破紀錄高價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