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如同一條歷史的長河,而文物就如河中的波紋和漣漪,足以讓人們穿透時空的阻隔,俯視歷史的滄海桑田。
按照“小專題、大通史”的陳列格局,許昌博物館《“許昌人”》《夏都之源》《許之由來》《曹魏許都》《許州記憶》等5個專題,彰顯著許昌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特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許之由來》展廳,觀賞一件埋藏了近2000年的陶瓷器——盤口壺。
盤口壺,學(xué)名為罌,俗稱喇叭口壺,是漢代至唐代流行的一種陶瓷器壺式,因口形似盤而得名。許昌博物館所藏盤口壺,經(jīng)考證為漢代文物,以前一直深埋地下,直到1984年鄢陵縣只樂鄉(xiāng)崗周村村民起土?xí)r才重見天日,后移交鄢陵縣文化館收藏。
該盤口壺造型端莊工整,輪廓線柔和流暢,體態(tài)穩(wěn)重美觀,通身都流露出漢代風(fēng)格。在歷史上,漢代正處于原始瓷器向成熟瓷器的過渡階段,所以這一時期的瓷器就成為中國陶瓷史研究的重要標(biāo)本。據(jù)介紹,漢代的瓷器工藝還不穩(wěn)定,原始青瓷所涂的釉往往是用石灰石加黏土配制,最后在氧化氣氛中燒成,因此這一時期的工藝不僅為將來瓷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而且有著不可忽視的歷史價值。由于配料中含鐵元素,所以陶瓷器多呈青綠、黃綠、灰綠、褐綠等顏色。而作為陶瓷家族中的古老一員,許昌博物館收藏的盤口壺,青銅器造型和黃綠釉色正是典型的漢代特征。
走近細(xì)觀,該盤口壺釉色上雖沒有后世青花瓷的細(xì)膩和光澤,在美觀程度上也不如青花瓷惹人喜愛,但它的粗獷與古樸,彰顯著獨(dú)特的美感,體現(xiàn)著傳世之美。這份傳世之美,唯有走近,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傾聽歷史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