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藝術品收藏愛好者提供一個集 鑒定、評估、私洽交易 于一體的國際化交易服務平臺。
微信平臺ID:13148169579←長按可復制(每天推送最新古玩咨詢)主編為您解答收藏。
主編qq郵箱:3030942305@qq.com←長按可復制(為你的藏品鑒定評估)
宋代的單色釉瓷取得了很大成就,名窯遍布全國,其中最著名的為:“汝、鈞、官、哥、定”。
五大名窯。
1、汝窯
汝窯瓷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一帶,宋時為汝州地,故名。汝窯除燒青瓷外,兼燒黑瓷、醬釉瓷和鈞釉瓷,以青瓷最為精致。汝窯青瓷的胎質細密,呈深淺不同的“香灰色”。與同期官窯器很相似,釉色以粉青為主,另有天青和卵青。釉層透明和不透明的均有。釉青一般都呈一種內蘊的木光。開片是汝窯的一個重要特點,無紋片的很少。紋片深淺長短交錯排列,密而不亂。器物尺寸都很小,造型以盤、碟、洗為多,其中橢圓四足盆是汝窯的特有造型。汝窯的燒制時間很短,存世品不足百件,非常珍貴。從明宣德開始有仿制品出現(xiàn),清初雍正已能仿得相當好,近年河南省也有新仿汝窯器。
2、鈞窯
鈞窯產地在今河南禹縣,因與汝窯有密切關系,歷來有“汝鈞不分”之說。鈞窯始燒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時繼續(xù)燒造,影響擴展到河北、山西兩省,成為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鈞窯體系。
鈞窯有兩大特色,即乳光釉和窯變。鈞窯的基本釉色是深淺不同的各種青色,可分為天藍、天青、月白三類。由于在釉中滲入銅紅釉,燒成后就出現(xiàn)變幻莫測的紅色窯變,有玫瑰紅、砂珠紅、海棠紅、茄皮紫、胭脂紅、雞血紅許多種。整個器物紅紫相映、青白相間,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產生的無數顏色不一、形狀各異的窯變,是構成鈞瓷區(qū)別于其他青瓷的另一特色。鈞釉中的紫色是特別引人注目的,各種紫色是由于紅釉與藍釉互相融合的結果。鈞瓷釉面上有一重要特征是蚯蚓走泥紋,即在釉中呈現(xiàn)一條條逶迤延伸、長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后人在仿制宋代鈞瓷時就無法燒出同樣效果,因而是否有“蚯蚓走泥紋”成為鑒定宋鈞瓷的重要依據。宋鈞瓷另一特征是器外底普遍刷一層芝麻醬色釉。
鈞窯凡為宮中定燒的陳設瓷,底部均刻有一、二、三……的編號,編號越小,器物越大。因鈞窯瓷器傳世極少,彌足珍貴。
3、官窯
官窯專指北宋汴京(開封)官窯和南宋杭州修內司及郊壇下官窯,因專燒宮廷用器,產量很小,傳世品也極少。
北宋官窯瓷的釉色以粉青、月白為主。雖然被稱為“亞于汝”,但也是瑩如堆脂,釉表紅棕色或無色的片紋或疏或密清晰可辨。底部可以看見燒制時的支釘痕跡。器物都是各種陳設用具和文房用具。仿商、周、秦、漢銅器和玉器的造型很多。
南宋官窯釉色以粉青為主,有紋片。在器物的底部落脫處、口沿和棱角釉薄處,胎都會燒成紫褐色,稱為“紫口鐵足”,這稱得上是南宋官窯的典型特征。
4、哥窯
哥窯產地不可考。瓷器的顯著特點是通體滿布開片,紋片大小相同,大片呈鐵黑色,小片呈金黃色,有“金絲鐵線”之稱。開片形成原理是由于胎、釉的膨脹差異而造成的釉面開裂,本來是一種缺陷,但哥窯卻通過人工控制有意用來作為一種裝飾特征,使釉表出現(xiàn)冰裂或魚子狀的紋片,再染上或黃或黑深淺相間的顏色,形成一種殘缺美。哥窯有瓷胎和砂胎兩種。胎骨也厚薄不一,胎色呈黑灰、黃數種。由于釉層非常厚,使器物的外觀圓潤飽滿。釉色大多呈灰青色,也有的是月白、粉青、米黃等色。底部用支釘燒制,涂赭紫、紫黑護胎汁。明清以來仿哥窯的很多,大部分是景德鎮(zhèn)官窯制品。明中期的成化和清前期的雍正、乾隆的仿制品都相當精美,但缺少一種古樸沉靜的韻味。
5、定窯
定窯窯址在今河北省曲陽縣一帶,以盛產白瓷著稱。定窯在唐代早期就開始生產,到北宋發(fā)展到全盛時期,元代已停止燒制。胎骨細膩潔白,又輕盈秀美,是定窯白瓷的重要特點。定窯的釉面裝飾,是宋代瓷器中最為精彩的。宋早期的定窯白瓷采用刻花的方法。稍后,又出現(xiàn)刻花和蓖劃相結合的裝飾。到北宋中期,定窯開始采用印花裝飾。紋飾多在碗、盤的里面,布局左右、上下對稱,以細、密為特色。類似于宋代緙絲的方法。北宋早、中期定窯使用匣缽仰燒,器物口沿均有釉,有些器物的底黏附著墊燒的沙;蛑邸:笃诙ǜG采用口沿在下的覆燒工藝,因此口沿有“芒”,但燒成的器物都很規(guī)整。作為皇室使用的貢瓷上,口沿都包上金、銀或銅,更顯豪華尊貴,故稱之為“金裝定器”。除白釉外,定窯還生產黑釉、醬釉等品種,被稱為黑定、醬定,價格均高于白定,是難得的珍品。
宋代景德鎮(zhèn)所仿定器,稱為“粉定”。區(qū)別之處在于景德鎮(zhèn)仿定器釉面光亮,無淚痕特征,足內可見放射狀跳刀痕。
微信平臺ID:13148169579←長按可復制(每天推送最新古玩咨詢)主編為您解答收藏。
主編qq郵箱:3030942305@qq.com←長按可復制(為你的藏品鑒定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