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收藏網(wǎng)訊 唐代瓷業(yè)以南方越窯青瓷和北方邢窯白瓷享譽天下,世稱“南青北白”。邢瓷類銀,越瓷類玉,并立共榮,為世人所珍。
國家博物館典藏有珍貴的隋唐時期越窯青瓷和北方邢窯等窯生產(chǎn)的白瓷器,多為墓葬、遺址考古出土,有些是明確紀年墓出土,造型豐富,工藝精美,制作精巧,時代特征鮮明,展現(xiàn)出非凡的歷史價值和博大精深的藝術魅力。
國家博物館所藏越窯青瓷代表作有浙江寧波出土的唐代青釉瓜棱執(zhí)壺,陜西扶風法門寺唐塔基地宮出土的唐代青釉葵口盤和折沿碗,法門寺地宮所出為珍貴的“秘色瓷”,是鑒定秘色瓷重要的參考資料。白瓷代表作有陜西李靜訓墓出土的隋白釉雙連龍柄傳瓶、雞首龍柄壺,河南陜縣唐墓出土的邢窯白釉蓮瓣座燭臺、長頸瓶,均為罕見的白瓷珍品。
隋朝的建立結束了中華大地近300年的分裂混戰(zhàn)局面,在和平統(tǒng)一的前提下,經(jīng)濟文化迅速發(fā)展。隋朝雖國祚短暫,歷二世而亡,然而它的繁榮成果并沒有因為朝代的更迭而衰頹,繼而為唐朝的輝煌奠定了基礎。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經(jīng)濟文化十分發(fā)達的一個封建王朝,社會安定,政治昌明,為不同領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大環(huán)境,更兼以海納百川的恢宏氣魄,從不同地域文明中汲取養(yǎng)分,從而呈現(xiàn)出欣欣繁榮之象。這種繁榮自然也體現(xiàn)在物質(zhì)文明之上。
各類手工業(yè)得到了蓬勃發(fā)展,瓷器生產(chǎn)作為手工業(yè)中重要的一支也得以發(fā)展,瓷窯遍地開花,相互爭艷,而尤以南方越窯青瓷和北方邢窯白瓷享譽天下。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國家級博物館,所藏隋唐時期的越窯青瓷和北方邢窯等生產(chǎn)的白瓷器,均十分珍貴,現(xiàn)就其特色進行闡述。
越窯青瓷
中國古代瓷器種類豐富,青瓷是重要品種之一。青瓷燒制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在距今兩千年左右的東漢時期,勤勞智慧的越州人創(chuàng)燒出了成熟青器,歷經(jīng)六朝、隋唐和五代時期的蓬勃發(fā)展,至明清時期從未間斷。
越窯是我國聞名遐邇的青瓷窯之一。唐代,全國燒造青瓷的窯場眾多,越窯青瓷為群窯之冠。唐代以上林湖為中心的瓷業(yè)迅速拓展,窯場林立,規(guī)模宏大,并燒造供皇家使用的瓷器。 唐朝詩人多有吟誦越窯瓷器的詩,許多詩句膾炙人口,成了千古絕唱。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之中以“類冰”“似玉”贊美越窯青瓷品質(zhì)高雅,色如玉而不浮光,質(zhì)如冰而不流俗。將越窯列為全國名窯之首。陸龜蒙《秘色越器》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詩句形容越窯青瓷色澤的典雅秀美;皮日休《茶甌》用“圓似月魂墜,輕如云魄起”的詩句品味越窯青瓷造型的端莊輕盈。唐人對越窯青瓷的喜愛離不開對茶文化的崇尚,唐代施肩吾在《蜀茗詞》中寫道:“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煙輕處攪來勻。”正是稱贊越瓷與香茗彼此映襯、相得益彰。越窯青瓷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的越窯青瓷更是中國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嗜古成癖的乾隆皇帝也曾追慕唐代的越窯青瓷,發(fā)出“李唐越器人間無,趙宋官窯晨星看”的感嘆。
國家博物館所藏越窯青瓷有墓葬、遺址、塔基出土遺物和傳世品。其中墓葬、遺址和塔基出土品主要有:
越窯青釉葫蘆瓶
1956年河南陜縣唐墓出土越窯青釉葫蘆瓶(圖1),高17.6厘米、口徑2厘米、足徑7.6厘米。器呈葫蘆形,通體施以青釉,造型飽滿,美觀大方,為初唐時期瓷器的形制。葫蘆諧音“福祿”,又因籽多,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深得人們喜愛。葫蘆形器物很早就出現(xiàn)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葫蘆形的彩陶器。
越窯“大中四年”青釉罌
1957年浙江余姚市唐墓出土越窯“大中四年”青釉罌(圖2),高30.5厘米、口徑19.3厘米。腹上刻銘有“維唐故大中四年(850年)歲次庚午八月丙午朔,胡珍妻朱氏四娘于此租地,自立墓在此,以恐于后代無志,故記此罌。”器自名為“罌”。“罌”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漢書·趙廣漢傳》記有“椎破盧罌”,顏師古注“佤,長頸罌也”。在六朝時期,盤口壺也稱作“罌”。1972年江蘇南京化纖廠東晉墓出土的青釉盤口壺的底部刻有“罌主姓黃名齊之”字樣。“罌”是由六朝、隋代時期的盤口壺演變而來,是晚唐時期典型器。唐代器的盤口更大,頸漸長,有的頸上堆塑有蟠龍,肩部或頸部飾有環(huán)狀耳。浙江嵊州出土的青釉罌,銘刻“元和拾肆年(819年)四月一日造此罌,價值壹千文”。五代壺體逐漸加高,北宋時罌系變大,上海博物館藏有銘刻北宋咸平元年(998年)的糧罌較為典型。罌是一種盛器,而這件“大中四年”青瓷罌卻有另外的用途,其器形較大,刻銘有器名、制作時間和用途,是重要的歷史參考資料。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相似器物。
唐代越窯青釉瓜棱執(zhí)壺
1974年浙江寧波出土唐代越窯青釉瓜棱執(zhí)壺(圖3),高22.6厘米、口徑10.2厘米。喇叭口,瓜棱形長圓腹,肩部一短流,另一側置曲柄。執(zhí)壺在唐代《資暇集》中稱為“注子”和“偏提”,朝鮮出土的兩件唐壺刻銘有“小口”之稱,宋代仍沿稱“注子”。唐代執(zhí)壺的特點是盤口或喇叭口,短直流,流有圓形和六方、八方形等。壺柄也由以前的龍柄變?yōu)閷挶庑吻。晚唐至五代,?zhí)壺的流與柄相對加長放大,腹部多作成瓜棱形。據(jù)文獻記載,在唐代越窯青瓷執(zhí)壺賣十文錢一個,而其他窯口壺則只賣一文錢一個。
唐代越窯瓷器的蓬勃發(fā)展也促進了瓷器外銷的繁榮。在埃及、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日本等地都曾發(fā)現(xiàn)唐代的越窯瓷器。唐末以后,越窯瓷器主要是通過明州(寧波)港等向外輸出。此器出土于寧波和義路唐代海運碼頭遺址,此遺址出土有唐代沉船和大量越窯瓷器。寧波天一閣博物館收藏有造型相似的一件瓜棱執(zhí)壺,也為和義路唐代碼頭出土。
越窯青釉葵口盤
越窯青釉折沿碗
1987年陜西扶風法門寺唐塔基地宮出土越窯青釉葵口盤(圖4)和折沿碗(圖5)。法門寺以供奉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指骨舍利和真身寶塔聞名于世,備受歷代帝王的高度重視,被譽為“皇家寺院”。1987年4月3日,封閉千余年的法門寺地宮重新面世,唐代地宮中出土的唐懿宗用來供奉釋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其中有佛指舍利和唐朝七位皇帝供奉的數(shù)千件皇室世紀珍寶。出土的記錄這些器物的石刻“物賬”記載有“秘色瓷碗七口,內(nèi)兩口銀棱,瓷秘色盤子、碟子共六枚”,證實該地宮出土的越窯青瓷就是傳說中的“秘色”瓷,它的發(fā)現(xiàn)在我國陶瓷考古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為斷定秘色瓷的時代和鑒定其特點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青釉葵口盤高4.6厘米、口徑24.8厘米、足徑7.6厘米。器葵口、淺腹、平底。青釉折沿碗高7.1厘米、口徑25厘米、足徑10.5厘米。折沿、敞口、淺腹、平底。通體施青釉,釉色光澤晶瑩,質(zhì)地溫潤似玉,清澈碧綠,造型典雅秀美,正如五代徐夤《貢余秘色茶盞》詩中的贊譽:“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吳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
清代藍浦《景德鎮(zhèn)陶錄》記有“越窯,越州所燒……在隋唐曰越州。瓷色青,著美一時”。越窯青瓷追求“冰肌玉骨”的藝術效果,唐代器物以素身無紋飾為多,胎質(zhì)精細而輕盈,瓷釉晶瑩溫潤。陳萬里先生《中國青瓷史略》贊曰:“越窯青瓷似一泓清漪的清水般的湖綠色。”越窯青釉淡雅溫潤,無附加贅飾,而以其釉之本色、釉之天姿呈現(xiàn)出明澈幽靜之美感。唐越窯青瓷追求“冰肌玉骨”的藝術效果,器物少有裝飾,僅以“捩翠融青”的釉面取勝,有“如玉如冰絕代少,傾城傾國只淡妝”的韻致。
唐代越窯青瓷產(chǎn)品種類繁多,以茶具最具特色,有茶碗、茶托、執(zhí)壺、杯等。碗或盞,被稱作“甌”。茶甌造型以花式居多,有葵花式、荷葉式、海棠式等。碗是越窯青瓷茶具中常見之物,在唐人的詩文中多有記述。陸羽在《茶經(jīng)》中記有:“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次、洪州次;蛘咭孕现萏幵街萆希鉃椴蝗。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陸羽道出了越窯青瓷的特質(zhì)所在,越窯燒造的淡青色茶碗能與綠色的茶湯相映生輝,“半甌青冷綠”,從而達到“益茶”的效果。
越窯地處中國東部沿海,緊鄰唐朝時期聞名全國的大商港明州(寧波),越窯青瓷借海上貿(mào)易興起之利,從海路大量出口,運銷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東南亞諸國,直到非洲的埃及,被譽為開拓“海上陶瓷之路”的先驅(qū),成為古代中外貿(mào)易、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信使。在埃及開羅福斯塔特遺址發(fā)掘出大量的從唐代到清代的中國陶瓷片,其中最多的是越窯青瓷。2003年2月,在印尼爪哇井里汶島海域發(fā)現(xiàn)的公元10世紀的沉船,起獲10萬多件越窯青瓷,多為秘色瓷,反映出越窯青瓷外銷的盛況。
唐越窯青釉碗
伊朗內(nèi)沙布爾出土唐越窯青釉碗(圖6),1966年5月24日由日本陶瓷學者小山富士夫捐贈。伊朗內(nèi)沙布爾靠近馬什哈德,為葉派伊斯蘭教圣地,是印度、阿富汗同德黑蘭商隊的貿(mào)易中心,絲、茶、面粉等商品的集散地。器高4厘米、口徑14.3厘米、足徑5.5厘米。碗撇口、斜直壁、玉璧形足。通體施以青
青釉蓋盒
青瓷釉蓋罐
此外,國家博物館還收藏有唐代越窯青瓷傳世品,有青釉蓋盒(圖7)、青瓷釉蓋罐(圖8),造型豐滿,通體光素,青釉潤澤,為唐代越窯的典型器。
北方白瓷
白瓷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瓷器品種之一,創(chuàng)燒于北朝時期北方地區(qū),是在青瓷的基礎上改進而燒制成的。白瓷的誕生是我國陶瓷發(fā)展的一個飛躍,為此后歷代各種彩繪瓷器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北朝時期窯場有河北內(nèi)丘、河南安陽和山東淄博等地。1971年河南安陽北齊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器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白瓷,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長頸瓶等共10件,質(zhì)地較粗,釉色泛黃或泛灰,白瓷制造工藝尚處于早期階段。
隋代的白瓷生產(chǎn)工藝發(fā)展迅速,制作技巧不斷提高。隋代生產(chǎn)白瓷的瓷窯有河南鞏縣窯和河北內(nèi)丘、臨城等地。1959年河南安陽隋張盛墓出土的白瓷圍棋盤、三環(huán)足盤等,1957年西安隋李靜訓墓出土的白瓷雞首壺、雙耳扁壺、雙耳罐等,以及陜西隋姬威墓出土白瓷罐等,均是隋代白瓷的上佳之作。北朝至隋代,北方白瓷的發(fā)展為唐代瓷器生產(chǎn)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基礎。
到了唐代,白瓷的生產(chǎn)進入到全盛時期,白瓷窯口林立,多在北方。有河北邢窯、定窯,河南鞏縣窯、鶴壁窯、密縣窯、登封窯,山西渾源窯、平定窯,陜西耀州窯,安徽蕭窯等,其中以邢窯最為著名,質(zhì)量最佳。陸羽《茶經(jīng)》中稱贊邢窯瓷器類銀類雪。在唐代,邢窯白瓷與南方越窯青瓷名譽天下,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爭妍的兩大體系。
邢窯始燒于北朝,盛于唐代,衰于五代,終于元代。唐代邢窯生產(chǎn)了大量精細白瓷,工藝登峰造極。器物多為日常生活用器,以潔白細膩滋潤而又類銀類雪的釉色及樸素大方的造型見長,僅有少量白瓷有印花、劃花和貼塑等裝飾。皮日休《茶甌詩》寫道:“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云魄起。”陸羽《茶經(jīng)》中稱:“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邢瓷白而花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還形容其造型的規(guī)整“圓似月魂墮”,白瓷的輕盈俏麗則是“輕如云魄起”。唐人李肇的《國史補》上記載“內(nèi)丘白瓷甌,端溪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具體提到產(chǎn)地“內(nèi)丘”!缎绿茣酚涊d有“邢州貢瓷”。河南鞏縣窯亦為唐朝重要的白瓷產(chǎn)地,也生產(chǎn)過貢瓷。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有“開元中河南貢白瓷”的記載,西安唐代大明宮遺址也出土有鞏縣窯白瓷、邢窯等白瓷,唐代邢窯白瓷廣銷國內(nèi),在各地唐代遺址和墓葬中多有發(fā)現(xiàn),以陜西、河南、河北省出土最多。
國家博物館所藏隋唐白瓷,有墓葬出土和傳世品。墓葬出土品主要有:
白釉雙連龍柄傳瓶
1957年西安隋大業(yè)四年(608年)李靜訓墓出土白釉雙連龍柄傳瓶(圖9)、雞首龍柄壺(圖10)。墓主李靜訓身世顯赫,自幼得寵,然而不幸9歲早夭。在李靜訓墓中隨葬了大量的精美物品,有波斯的金銀器皿、鑲嵌玉石的項鏈、結構精巧的手鐲、精美別致的瓷器等。出土瓷器17件,有白瓷雙連龍柄傳瓶、龍柄雞首壺、小扁瓶、小盆、小罐、小瓶等。
釉,釉色泛黃。為典型的越窯唐代器物。
雞首龍柄壺
白釉雙連龍柄傳瓶高18.6厘米、口徑4.5厘米、腹徑6.3厘米。兩瓶雙腹相連,兩側堆塑龍形柄,雙龍口銜瓶口。器施半截白釉,開細碎紋片。天津博物館所藏此形制白釉瓶,底刻銘“此傳瓶有並(并)”,故有“傳瓶”之稱。江蘇省連云港市博物館也收藏有此形制的傳瓶。
白釉雞首龍柄壺高27.4厘米、口徑5.9厘米、足徑7.1厘米。肩部前置雞首流,作昂首鳴叫狀,后為龍形柄,龍俯首銜口沿。肩部置對稱環(huán)式耳,作雙瓣重合狀。體施半截白釉,有細小冰裂紋。器造型挺拔秀美。雞首壺始見于三國時期,兩晉、南朝時期多見,多為南方青瓷制品,也有黑釉器。早期雞首壺器身較小。南朝至隋代,壺身修長,頸部變細,柄加長。雞首壺至唐代以后漸漸消失。
此兩件白瓷同為明確紀年墓出土,為隋代白瓷精品,是北方白瓷斷代研究的重要標準器。
白釉束腰蓋
1954年西安隋大業(yè)六年郭家灘姬威墓出土白釉束腰蓋罐(圖11)。姬威為隋代金紫光祿大夫,龍泉、敦煌二郡太守,先后為太子楊勇及權臣楊素之幸臣、親信。其墓中隨葬品豐富。
白釉束腰蓋罐通高16.9厘米、口徑9.3厘米、底徑12.4厘米。器身施白釉,釉瑩潤潔白,有細小冰裂紋。造型優(yōu)雅簡潔,形制別致。陜西博物館收藏有同墓出土的白釉束腰蓋罐(缺蓋),形制相同,通高12.5厘米、口徑12厘米、底徑18厘米。
白釉唾壺
執(zhí)壺
龍柄執(zhí)壺
蓮瓣座燭臺
1956年河南陜縣唐墓出土白釉唾壺(圖12)、執(zhí)壺(圖13)、龍柄執(zhí)壺(圖14)、蓮瓣座燭臺(圖15)。
白釉唾壺高16.5厘米、口徑14.8厘米。其形似尊,上部為漏斗形碗狀,圓球腹,平底刻“永”字。應為河南鞏縣窯制品。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相似的器物。
白釉執(zhí)壺高12.1厘米、口徑6.9厘米、足徑6.5厘米。撇口,短頸,豐肩,鼓腹,平底,假圈足,腹一側有曲柄,一側有圓筒形短流。此壺造型圓潤飽滿,短流平底,為唐代早期的典型式樣。
白釉龍柄執(zhí)壺高21.7厘米、口徑7.8厘米、足徑6.2厘米。短流,龍形柄,龍首銜口沿作汲水狀。龍身彎曲,似蓄力待發(fā),生動形象。通體施白釉,釉色溫潤細膩,器形端莊雋秀,為唐代邢窯制品。
執(zhí)壺又稱為“注子”“注壺”,其造型源于青銅器,南北朝時期青瓷中已有執(zhí)壺造型。中晚唐時期,執(zhí)壺式樣增加,大量流行,從而逐漸取代了雞首壺和鳳首壺等。唐代執(zhí)壺作酒具或茶具之用,稱為酒瓶、酒注子或茶瓶。西安唐太和三年(829年)王明哲墓中出土的瓷壺上寫有“老得家茶社瓶”等字,是為茶具;長沙銅官窯出土的瓷壺上則有“陳家美春酒”“酒溫香濃”等銘記,乃為酒具。
白釉蓮瓣座燭臺高30.3厘米、口徑6.5厘米、足徑17.5厘米。燭臺由燈盤、臺柱和承座三部分組成,燈盤呈杯形,臺柱細長挺拔,飾瓦棱紋,燈座凸雕蓮瓣紋,葉瓣呈浮雕狀,富有立體感。造型獨特,胎質(zhì)細密堅硬,釉色白潤,保存完美,為邢窯精品。燭臺作為古代燈具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戰(zhàn)國秦漢時就有銅燭臺,《楚辭》:“室中之觀多珍怪,蘭膏明燭華容備。”三國兩晉時瓷質(zhì)燭臺出現(xiàn),有羊形、獅形等,唐代詩人皮日休《夜會問答十》曰:“蓮花燭,亭亭嫩蕊生紅玉。”這件燭臺造型挺拔,亭亭玉立,座為蓮花,雅致清新,美觀實用,當為唐時的一件“蓮花燭”。
白釉長頸瓶
辟雍硯
1957年河南陜縣唐墓出土白釉長頸瓶(圖16)、辟雍硯(圖17)、帶蓋唾壺(圖18)、環(huán)柄杯(圖19)。
白釉長頸瓶高22.2厘米、口徑6.9厘米、底徑7.2厘米。侈口,長頸,圓腹,圈足外撇。通體施白釉,釉色潔白,積釉處泛青,釉面有冰裂狀開片,通體光素無紋。唐朝時期中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往來頻繁,隨著西亞金銀器的不斷傳入,瓷器生產(chǎn)中也流行仿制金銀等器的熱潮。這件長頸瓶的器形源于銅器,與河北景縣封氏墓出土的長頸銅瓶十分相似,造型端莊,輕盈靈秀,保存完美,尤為難得,為邢窯制品。
帶蓋唾壺
環(huán)柄杯
白釉辟雍硯高7.2厘米、口徑14.8厘米。因形制如辟雍環(huán)水,故得名。辟雍硯,得名于漢班固《白虎通·辟雍》:“辟者象璧,圓法天;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辟雍硯始于東漢時期,魏晉時期多流行三足或四足的青瓷圓硯,南北朝時期則變?yōu)槲遄愕绞悴坏,隋唐時期的辟雍硯形制為硯面高凸,硯足數(shù)量明顯增加。唐代楊師道在《詠硯》中有“圓池類璧水,輕翰染煙華”之句,說的就是辟雍硯。1986年陜西禮泉唐長樂公主墓出土有白釉辟雍硯;2003年洛陽老城區(qū)義勇街唐代瓷器窖藏出土了大量白瓷器和陶器,有不少形制較大的辟雍硯,均與此硯形制相似,反映了共同的時代特征。
白釉帶蓋唾壺盤口、扁圓腹、平底。器有蓋,配以桃形鈕。唾壺,西漢時期已有。安徽阜陽西漢墓出土有漆盂,外底銘“唾器”字樣。東漢時期南方燒造有青瓷唾壺,三國、兩晉時期為日常用器。據(jù)晉人賀循《葬經(jīng)》的記載,晉人把唾壺作為隨葬用器。青瓷唾壺最為多見,也有黑瓷及白瓷等制品。此壺為唐代的典型器。
白釉環(huán)柄杯高7.7厘米、口徑10.5厘米、底徑4.7厘米。造型仿自唐代金銀杯,侈口、弧壁、折腹、圈足,環(huán)柄如銀絲彎卷而成。器形與西安沙坡村唐墓出土的銀環(huán)柄杯如出一轍。
白釉堆塑龍紋燭臺
傳世白瓷有白釉堆塑龍紋燭臺(圖20)、貼花雙龍耳瓶(圖21)、碗(圖22)。
貼花雙龍耳瓶
碗
白釉堆塑龍紋燭臺高25.4厘米,上部為杯形托盤,中間為燈盞,托盤外飾以一圈蓮瓣紋;中部為臺柱,堆塑蟠龍裝飾纏繞在臺柱;底部為另一較大的圓形托盤,下置高圈足。工藝精湛,裝飾龍紋立體感強,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北京故宮博物院和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有形制相似的唐代青瓷制品。
白釉貼花雙龍耳瓶高42.5厘米、口徑8.8厘米、足徑9.4厘米。雙龍柄銜口沿,肩部貼塑寶相花紋。白釉發(fā)黃。雙龍耳瓶出土較多,以光素無紋者多,貼花裝飾較少見。雙龍耳瓶為唐代瓷器的典型器,除白瓷外,有青釉、三彩等品種。
白釉碗高5.3厘米、口徑16.2厘米、徑7.7厘米。玉璧形底,胎質(zhì)堅細,釉色瑩潤,器形規(guī)整,為唐代邢窯制品。唐代邢窯燒制的產(chǎn)品有碗、盤、杯、盒、瓶、壺、罐等,其中碗有多種形制,玉璧底碗是邢窯代表性器物之一,有的陰刻“盈”或“大盈”款識,應是為唐代大明宮大盈庫定燒之器。
唐代瓷器生產(chǎn)出現(xiàn)了爭奇斗艷的局面,唯有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因其獨特的藝術成就技壓群芳,成為當時瓷器的佼佼者,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唐代瓷器制作精巧,渾圓飽滿,反映出唐人愛好豐腴的美學意識,時代特征鮮明。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備受推崇,國家博物館所藏隋唐青瓷和白瓷,造型豐富,工藝精美,代表了隋唐時期瓷器發(fā)展的最高水平,可領略到中國瓷器文化燦爛的藝術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