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盛世收藏”第三場免費文物鑒定活動于“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在深圳博物館老館舉行。圖為文博專家在現(xiàn)場鑒定書畫。
明“八吉祥”三足桶爐。
深圳商報記者 聶燦/文 韓墨/圖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天下午,2014年度“盛世收藏”第三場免費文物鑒定活動在深圳博物館老館舉行。原廣東省文物鑒定站站長單小英、深圳市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深圳市文管辦副主任劉濤和深圳收藏協(xié)會榮譽會長楊傳耕到場,為上百位文物愛好者免費鑒寶。
“盛世收藏”專家免費文物鑒定活動由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與深圳商報《文化廣場》聯(lián)合主辦,深圳出版發(fā)行集團公司資產(chǎn)運營分公司、深圳市收藏協(xié)會和深圳點石齋協(xié)辦。據(jù)悉,該活動今年共舉辦10場,在接下來的每個月中旬舉行,將持續(xù)至12月。
“錫壺”見證民國舊事
老藏友劉先生帶來了他新近得手的一件藏品—民國錫壺。這件錫壺高約10厘米,橫切面為規(guī)則的八邊形,邊長約3厘米,壺蓋呈圓形,直徑大約6厘米。壺身刻有花草竹紋圖案,器具討巧,頗為得意。
劉先生玩收藏多年,他告訴記者,錫器以其價格相對低廉,塑型較為容易而成為舊時人們常用的一種金屬器具。由于產(chǎn)量不小,所以也成為日后收藏的一大門類,錫制的茶壺是舊時錫器中的重要收藏。“這把壺是我最近從廣東鄉(xiāng)下淘得,壺把與壺嘴制作很簡單,但是看起來很舒服自然,相信其制作工匠的手藝相當了得。”
劉濤介紹說,民國時期,廣東本地新娘的嫁妝中肯定要有茶壺及酒壺,錫制嫁妝,應當是當時“小康”人家女孩出嫁時用,富裕家庭會用金來制作陪嫁物品。劉濤介紹,我國錫器生產(chǎn)最早始于明代,從這只錫壺的制作工藝和文字來看,應該產(chǎn)于民國時期,制作雖不屬最頂級,但頗有味道。劉濤說:“由于錫器密封性好,對人體無害,良好的延展性也讓其制作各種器具變得容易很多,所以很受歡迎,我國錫器以云南個舊為佳,此外廣東也是生產(chǎn)錫器的重要地區(qū)。”
劉濤認為,當時民間用錫制作的除壺外,還有杯、盆、碗、碟。但在用錫制作茶、酒壺的過程中,還要加入鉛這一物質(zhì)混合制作,因為鉛有毒,所以用錫制作的茶、酒壺風靡一時后就不再做嫁妝。
明“八寶”桶爐乃民窯精品
現(xiàn)場除了一眾新老藏友,還有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來自深圳龍華翰西博物館的館員薛先生帶來了從英國海外回流的藏品—明代桶爐。經(jīng)鑒定,此為市場上頗為少見的明正德“八寶”桶爐。薛先生說,此次是代表博物館前來鑒定,一共帶來三件,此寶物為最佳。
據(jù)郭學雷介紹,此物應為明正德年間的供器,一般放于比較大的廟宇做祭祀用。他評價:“此爐造型、紋飾、青花呈色都堪稱明正德時期的民窯精品。”
“明清兩代藏傳佛教盛行,民間也出現(xiàn)不少此類型法器。”郭學雷說,清西太后宮中曾特地鑄造了一套銅墻鐵壁鍍金八寶。這套八寶,高27厘米,寬9厘米,分別是:輪、螺、傘、蓋、花、罐、魚、腸,“西太后極喜愛這套八寶,有詩為證:‘采旗八寶煥珠光,浴佛新開內(nèi)道場。昨夜慈寧親下詔,妙高峰里進頭香。
“蛋殼瓷”富有靈性
活動尾聲,從廣州趕來的白女士把祖?zhèn)鞯膸准f物擺在了專家面前,其中一件精美小巧的薄胎瓷“雪景粉彩”博得現(xiàn)場一片喝彩。白女士介紹,家中留有不少祖輩傳下來的家用瓷器,因不知其價值而疏于打理。“最近從朋友處得知,深圳每月舉辦免費文物鑒定活動,就一早趕過來了。家里還留有不少同類器具,如果此次鑒定東西為真,下次還會多帶一些過來給專家‘掌眼’。”白女士說。
郭學雷介紹,“薄胎瓷”源于宋代,有“脫胎瓷”、“蛋殼瓷”的美稱,是景德鎮(zhèn)著名傳統(tǒng)瓷器品種中久負盛名的特種工藝產(chǎn)品。該品在傳統(tǒng)技藝的外壁單面彩繪上,加以創(chuàng)新實現(xiàn)雙面彩繪,在燈光的照射下若隱若現(xiàn),披露含霧,似畫中有畫,動靜皆宜,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成為薄胎瓷界的精品。
郭學雷表示,“蛋殼瓷”制作難度大,工藝過程復雜,薄胎瓷的坯體薄、強度低,制作過程中極易破裂和變形,制作時需具備高超熟練的操作技藝,蛋殼瓷’充分體現(xiàn)了景德鎮(zhèn)陶瓷的特點。把這種瓷器放在燈下欣賞更有趣味:打開燈,底色潔白如玉,明亮如鏡,燈具上的花鳥山水圖案分外漂亮,晶瑩剔透,比畫在紙上更加富有靈性,難怪受到不少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