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2月20日訊 近日,句容人朱先生一直在為自己所買的一件明碼標價的瓷器糾結著:花了8000元抱回家的青花蓋碗(罐),經人鑒定為現代仿品,遠遠不值8000元。原本想買一件文物收藏,卻買到了“假貨”,朱先生兩次找到文物商店要求退貨都遭到拒絕。收藏界人士表示,收藏古玩需要眼力與知識,概不退貨是古玩買賣的行規(guī)。
買家:想買個文物,懷疑是贗品要退貨
1月23日,朱先生化名“煙也醉人”在本地論壇里發(fā)帖稱,1月4日,他在鎮(zhèn)江市文物商店以8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件青花蓋碗(罐)。回到句容后,他請收藏專家鑒定,被告知是“現代新仿品”,沒有收藏價值。朱先生找到商店要求退貨,但被拒絕。
在帖中,朱先生多次稱文物商店在賣“假貨”,用詞尖銳。帖子一發(fā)出,網友的意見基本分成了兩派,但認為不好退的占了更大比例。有網友認為,古玩一行本就水深,愿買愿賣是行規(guī),朱先生只能“自認倒霉”;另一方則認為,如果是個工藝品,價格似乎太高了些,朱先生有發(fā)票,應該可以退貨。
網友“想不出好名字”的話似乎更有代表性:“古董有風險,買賣需謹慎。人家明碼標價,愿買愿賣。仿古不等于造假。造假也不等于欺詐。理論上來說,作為一般商品消費行為,有法定理由可以退貨。比如‘重大誤解’等。”
賣家:拒絕退貨,稱當初叫他看好了
朱先生涉足古玩收藏有兩三年時間,已買了十幾件古玩,最貴的是在南京文物商店買的青花云龍紋香爐(清),花了1萬元。日前,記者見到了朱先生及其帶來的青花蓋碗(罐)。他講述了當時買賣的經過。
1月4日當天,朱先生來到市文物商店一樓,詢問工作人員所賣商品是否是“老物件”。
“她們告訴我一樓是新工藝品部,老東西都在六樓舊工藝品部”,朱先生隨后到了六樓,看中了一件古色古香的青花罐子。
罐子底部標著價格8000元,朱先生詢問東西是否“老的”,對方回答他“東西自己看”,“會開發(fā)票”?吹焦拮拥撞坑“大清乾隆”等字樣(見圖),他覺得至少是清朝的古玩。買回罐子后,朱先生請句容市收藏家協(xié)會的專家鑒定,對方認為這是件沒有收藏價值的現代仿品。不過,朱先生稱專家沒有出具書面證明。
1月23日,朱先生找到文物商店要求退貨,但遭到拒絕。因為臨近春節(jié),他決定節(jié)后再找對方。17日下午,記者陪同朱先生來到文物商店8樓辦公區(qū),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找到了一名被稱作“胡總”的男子。
“胡總”聽完朱先生要求后立即表示“不可能退”,并反問朱先生怎么證明是新仿的。他說,他們沒有承諾物品是老的還是新仿的,當時也提醒了朱先生“東西要看好了”,“就這個品質與質量,就賣8000元”。
對于朱先生提出的寫個東西證明物品為真,“胡總”當即拒絕:“我們單位從來不出這個(證明),也沒有這個先例。”
律師:除非對方同意,退貨幾無可能
帶著青花蓋碗(罐),朱先生向京口工商分局咨詢是否可以退貨。辦公室一名許姓工作人員聽完他的遭遇后說,朱先生買的物品是否是古董文物,需要權威機構的鑒定,但商店在交易時有無告知是文物很關鍵。
“如果商店告訴他是文物,但經鑒定不是,商店可能就存在欺騙行為,但如果沒有告訴他是文物,而是一個明碼標價的商品,就很難處理,調解要看雙方的意愿。”
記者從京口工商分局了解到,鎮(zhèn)江市文物商店的許可經營范圍為文物的收購與銷售,一般經營項目則包括工藝美術品的銷售等。
就朱先生遇到的“難題”,記者咨詢了法律人士與收藏界專家。
王學劍律師事務所的王恩貴律師認為,朱先生購買的這個青花蓋碗(罐)“能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商家同意”。
王恩貴說,從合同上來說,朱先生與商家的買賣已經結束,且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此外,商家沒有明確告訴他瓷器是哪朝哪代的,只是讓他“自己看”,不存在賣假貨的情形。“買賣文物風險相當大,朱先生應該看好了再買,不懂就不要輕易購買。”
江蘇省收藏家協(xié)會鎮(zhèn)江分會副秘書長張鵬有著類似的看法。“古玩收藏行業(yè)有著特殊性,買賣結束出門后就不認賬了,如果買到假的要退貨,買到真的是不是要多給錢呢?”
張鵬告訴記者,古玩界有個重要的“潛規(guī)則”就是概不退貨,如果遇上好說話的賣家,買家也至少得付出20%的“賠償金”。“收藏古玩就是靠眼力,沒有眼力買到贗品,就只能當‘吃藥’交學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