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琺瑯彩鎏金壺。
本報記者 夏婧 見習(xí)記者 楊晨
市價超過50億元的元明清官窯瓷器哪些最有看頭?它們又該如何鑒賞?昨日,專家特意精選出三個朝代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件展品,進(jìn)行了講解。
元 塔式瓶器深得貴族青睞
在本次展品中,有一件高98厘米的元代釉里紅雙龍耳龍紋瓶,是所有展品中最高的一件寶貝。精致的祥云遍布瓶身,紅褐色的紋飾點綴瓶口,遠(yuǎn)遠(yuǎn)看去古樸典雅,端穩(wěn)大氣,給人一種凜然之感。
專家表示,關(guān)于元釉中紅瓷的鑒定,主要是年代的歸屬問題,那么如何判定這件寶貝來自元代?“瓶身‘暗刻’的龍爪其實就暗藏玄機。”該藏品的收藏者、中石國際集團(tuán)副董事長趙大偉告訴記者,元代龍紋飾只有“三爪”,而明、清時期龍爪才增至“四爪”、“五爪”。
此外,瓶身的顏色也含有元代釉的重要特征,“元代窯燒制的釉里紅器物極為稀少,元釉的紅色也并不純正,多呈灰紅或紅中帶褐。”趙大偉說。
記者注意到,該雙耳瓶脛足外撇,頸部上半段貼有龍頭雙耳,頸部下半段凸塑一小一大重疊的圓棱邊,形同兩層塔檐結(jié)構(gòu)。“此塔式瓶器的形狀也是元瓷中特有的造型,在元代頗得上層貴族青睞!壁w大偉介紹,其瓶口可以看到鹽分氧化所導(dǎo)致的陳舊感,純手工技藝的痕跡更體現(xiàn)其珍稀價值。
明 甜白釉中藏著龍與鳳
明代永樂窯出品的瓷器中,最著名的要屬甜白釉。本次展覽正好有這樣一件珍寶—明代永樂甜白釉瓶。瑩潤的白釉,流暢的線條,讓觀者無不驚嘆。
“甜白釉極為瑩潤,比樞府窯卵白釉有更加明顯的乳濁感!惫蕦m博物院研究員、著名文物鑒定專家單國強介紹,永樂白釉的脫胎制作工藝極為復(fù)雜,大約需要幾十道工序。
據(jù)考證,甜白釉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由于胎體很薄,故格外瑩潤,給人一種“甜”的感受。因其在《陶錄》中被釋為甜凈之意,故名“甜白”,其中以碗、盤、小壺、高足杯、梅瓶最為多見。
恍眼一看現(xiàn)場這尊白釉瓶,純凈透白,幾乎能照見人影。但靠近仔細(xì)端詳,一條蜿蜒盤旋的龍在瓶身處若隱若現(xiàn)。順勢往下看,一只涅槃的鳳凰又會映入眼簾!斑@種在薄胎上‘暗刻’的龍鳳紋飾是甜白釉中最珍貴的!眴螄鴱娬f。
清 琺瑯彩瓷像個頑皮的小人兒
“哇!這個水壺好萌啊!”市民蕭夢妮指著展柜內(nèi)的鎏金壺發(fā)出驚嘆。記者看到,該壺高約46厘米,其形態(tài)像個搔首弄姿的小人,壺身仿佛人的身體,壺把和壺嘴好似兩只小手,一只插在腰間,一只高舉過頭,“萌”態(tài)可掬。
“這壺可不是普通的水壺,它是皇帝斟酒用的!痹袊奈锝涣髦行闹魅卫讖脑品Q,鎏金壺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間,其屬于“琺瑯彩”—清代宮廷御用的一種極為精細(xì)的瓷器裝飾工藝。
據(jù)文獻(xiàn)記載,“琺瑯彩”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匠師創(chuàng)制的新瓷器品種,盛行于雍正、乾隆年間,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其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zhèn)御窯廠特制,解運至京后,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jīng)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
雷從云介紹,瓶身上纏枝蓮花、菊花等紋飾有吉祥之意,而瓶身上細(xì)膩的“匝道”紋也是清代獨有的特殊工藝,目前已經(jīng)無人能仿造出這種神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