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窯,創(chuàng)燒于唐,興盛于宋,復燒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繼續(xù)仿制,歷經千年而盛燒不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鈞窯系。 迄今為止,在禹州境內已發(fā)現北宋鈞窯遺址多達 80 處,尤以神垕鎮(zhèn)大劉山下最為集中。禹州現存最早的《鈞州志》中說: “ 瓷窯在州西大劉山下 ” 。在禹州市神垕鎮(zhèn)下白峪村和萇莊鄉(xiāng)等地,先后出土黑、褐釉高溫窯變花瓷,被陶瓷學家稱為 “ 唐鈞 ” ,它是宋代鈞瓷的先聲。宋 “ 靖康之變” ( 1126 年)后,宋室南遷,官鈞窯停燒,鈞瓷一時受挫。到金、元時代,鈞瓷有了新的發(fā)展,各地爭相仿制,風靡一時,鈞窯播火全國。
圖:鈞瓷禮品---鈞窯瓷器葵花尊
元末明初,因戰(zhàn)亂和災荒,鈞窯生產漸衰。明、清時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諸名窯衰退,鈞窯也基本停燒。清朝晚期,鈞瓷復蘇。到光緒三十年( 1904 年),神垕鎮(zhèn)燒制鈞瓷者已有 10 余家。民國年間,因戰(zhàn)亂、災荒頻繁,鈞瓷生產舉步維艱。至民國三十一年( 1942 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亂,藝人外流,鈞瓷生產趨于停產狀態(tài)。 在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快速發(fā)展,被做為國禮,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河南省禹縣,古屬鈞洲,故名鈞窯。創(chuàng)燒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鈞窯屬北方青瓷系統(tǒng),其獨特之處是使用窯變色釉,燒出的釉色青中帶紅。鈞窯用的是一種乳濁釉,釉的成色劑主要是銅元素。銅紅釉對溫度和燒成時窯內氣氛十分敏感,稍一偏離就得不到正常的紅色,這種“窯變”卻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神奇色彩,故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說。由于釉層在干燥時或燒成初期發(fā)生干裂,后在高溫階段釉料流動填補空隙,形成了如同“蚯蚓走泥”般的紋痕,這種缺陷美成為鑒定鈞窯器物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