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癡迷于中國古陶瓷造型藝術的智慧,陶醉于其釉色展現(xiàn)出的美輪美奐,古陶瓷的藝術之美成為我的終生摯愛,從而開始了我對古陶瓷收藏的研究探索之路。與隋唐運河出土陶瓷器的結緣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淮北當?shù)剞r民在修建房屋和其他生產活動中,經常會挖到一些陶瓷器,開始時,人們以為是地下墓葬里出來的東西,認為不吉利,只要見到整器都將其砸成碎片,還經常拿著碎片給我看,開始我也信了這種說法。但隨著給我看的數(shù)量增多,也有大量的錢幣、貝殼等,出土的地點都圍繞柳孜、 百善鎮(zhèn)周邊的幾十個村,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探究其中的原因,于是開始查閱歷史書籍,得知這里曾經是隋唐大運河流經的故道,這使得我非常的興奮,我推斷這些出土的東西一定是和隋唐大運河的歷史有關,為不使出土的古瓷器流失,不給國家造成損失,我就利用當時的閑余資金,開始了我對隋唐運河出土陶瓷器近30年的收藏心路。
1999 年,在淮北市濉溪縣柳孜,沉沒千年的隋唐宋古運河碼頭被發(fā)掘。出土的唐宋瓷器數(shù)量之多、窯口之眾、品種之豐富,均無前例,為研究古代政治、 軍事、經濟、人文發(fā)展、交通旅游等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柳孜碼頭的考古發(fā)現(xiàn)被國家文物局評為當年的“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自此以后,社會悄然興起了研究隋唐運河文化及關注出土陶瓷器的熱情。我作為一個淮北人,要為淮北做些事情,將多年收藏的隋唐運河出土陶瓷器展現(xiàn)給世人,以回報生我、養(yǎng)我、給予我事業(yè)發(fā)展的這片土地。1999年上半年,我向淮北市委、市政府提案,建造淮北市博物館(現(xiàn)名“隋唐大運河博物館”),2001年淮北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建成后,我捐獻了1500多件隋唐運河出土的古陶瓷文物;2005年了解到杭州官窯博物館在征集館藏文物,我又捐贈了147件收藏的隋唐大運河出土的古陶瓷,得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的表彰。2008年,我有幸被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評選為“薪火相傳”民間文物保護年度杰出人物之一。
感謝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的支持和給予的業(yè)務指導,于2010年12月在北京成立了“隋唐大運河古陶瓷館”,實現(xiàn)了我今生回報社會的最大心愿:“希望隋唐運河出土陶瓷器的面世,能為隋唐大運河歷史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實物資料;將我收藏的運河文化奉獻給社會,奉獻給中國大運河的世界申遺事業(yè)。”
隋唐大運河古陶瓷館廣聚文博界、學術界、收藏界的朋友,它既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也是中國文化底蘊傳播的窗口,同時也是收藏文化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