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耀州窯陶瓷文獻中,有一則來自南宋陸游的《老學庵筆記》。卷二載:“遂寧出羅,謂之越羅,亦似會稽尼羅而過之。耀州出青瓷器,謂之越器,似以其類余姚縣秘色也。然極粗樸不佳,惟食肆以其耐久多用之。”這條文獻既肯定了耀州窯青瓷釉色與越窯秘色青瓷有類似之處,耀州青瓷甚至被宋代人直呼為“越器”,但陸游又說耀瓷質(zhì)量“極粗樸不佳”,唯有食肆酒樓以其耐用而多采用。這條記述常使閱讀者感到迷惑不解,陸游筆下的耀州青瓷既然具備胎釉上的優(yōu)點,并且被民間廣泛采用,何以又稱其品質(zhì)極其不佳?
金代·耀州窯青釉刻花蓮紋盤
南宋·重慶涂山窯仿燒的耀州窯風格青瓷印花碗
通過20世紀80年代以來銅川耀州窯址發(fā)掘,結合近年不斷發(fā)現(xiàn)的金代耀州瓷窖藏,都顯示金代初期到中期的耀州青瓷質(zhì)量仍屬上乘,并且還創(chuàng)燒出月白釉瓷器,以今人的眼光看,大量的出土實物顯示陸游生活的時代耀州窯青瓷并未衰敗,與同時期全國各地窯口加以質(zhì)量比較,陸游對耀州青瓷的評價顯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通過對新面世文獻和實物的比較,筆者對陸游的記述又有了一種新的看法。
《老學庵筆記》為陸游晚年所著,陸游出生于1125年10月,雖然出生于北宋末年,實際生長在南宋,他在1170年曾任夔州通判(今四川奉節(jié)),乾道八年離夔州抵漢中在四川宣撫使司王炎幕下任職,同年十一月任成都府安撫司參議官,后又在蜀州、嘉州、榮州任職,至淳熙五年(1178年)方離蜀東歸,陸游在四川任職近十年,因此他在介紹遂寧出羅名為越羅的同時,提到耀瓷也被稱作“越器”,遂寧指宋代遂寧府(今四川遂寧縣)。
在陜西關中通往陜南和四川的沿途曾多次出土宋金耀州窯瓷器,如1959年藍田縣城關鎮(zhèn)南寨出土金元時期瓷器窖藏,出土有耀州窯月白釉方爐、貼夔紋三足爐等,丹鳳博物館陳列展現(xiàn)有北宋耀州窯刻花青瓷執(zhí)壺照片及明代白釉高足碗實物,寶成鐵路沿線的鳳縣雙石鋪、鳳州等地出土的一些青瓷從紋飾和造型可判定為宋金耀瓷,陜西略陽縣出土宋瓷窖藏中三足爐3件墨書有南宋“嘉泰四年七月”(1204年)年號,1984年四川榮昌縣曾出土窖藏瓷器145件,其中耀瓷66件,基本被定為金代產(chǎn)品,榮昌窖藏出土的金代刻花水波游鴨青瓷碗質(zhì)量仍屬上乘。
川陜沿途宋金耀瓷多次出土,說明宋金時期耀瓷存在著輸入四川的通道。陜西在金代初期曾歸屬南宋管轄,在金國徹底占據(jù)陜西后,金與南宋仍保持有商業(yè)貿(mào)易,耀瓷可沿丹江輸入陜南,經(jīng)廣元運至成都;亦可沿嘉陵江輸入四川并運至重慶一帶。館藏文物、考古發(fā)掘品與《老學庵筆記》相結合,說明陸游在四川(或陜南)具備親眼見過耀州青瓷的條件。
近期四川的陶瓷研究者向筆者提供了一批南宋重慶涂山窯仿燒的耀州窯風格青瓷印花碗圖片,這些南宋四川涂山窯印花青瓷碗在造型、紋樣、印花工藝等方面明顯借鑒或模仿了金代耀州窯的印花青瓷,另外四川還保留有一些帶有耀州窯風格的南宋淺刻印花牡丹紋、菊紋碗盆等,釉色明顯比黃堡產(chǎn)品發(fā)褐、發(fā)灰,刻花也比較粗糙,四川的陶瓷研究者將其歸類為邛窯、巴縣梓桐鄉(xiāng)清溪窯的產(chǎn)品。
在寧波、揚州等地雖曾出土北宋耀瓷殘件,但筆者從杭州市文物考古所獲悉,杭州出土宋金耀瓷的殘件較少,另外筆者在河南商丘豫東陶瓷博物館看到永城一帶隋唐大運河古道沉船中出土的耀州窯系宋金青瓷多數(shù)為河南新安、臨汝、宜陽等窯口燒造,而少見黃堡耀州窯中心窯場的產(chǎn)品,這些河南窯口燒造的耀州窯風格青瓷多為印花而少見刻花產(chǎn)品,雖然有些釉色較好,與黃堡耀瓷類似,但底足挖足和粘砂墊燒手法明顯較黃堡耀州窯粗糙。這些都說明耀瓷輸送至南方的高潮時期是在北宋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