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一種幻想的動物。是殷人卜問的對象之一。古人認為它是最高的祥瑞。故成為崇拜的百神之一。在中國古紋樣裝飾中,龍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大量裝飾在玉石、牙骨、陶瓷、織繡和服飾等許多方面。在封建時代,又將它與佛教、道教的神話結(jié)合起來,賦予新的神秘色彩。尤其在宮廷藝術(shù)中,更是充滿了龍的裝飾。
自古帝王多以龍種自居,而民間百姓則將龍當(dāng)作喜慶吉祥的化身和播云降雨的神靈。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龍的形象自在商代形成后也開始了其漫長而復(fù)雜的發(fā)展過程。各時期又有不同的特征。
圖:鈞瓷龍珠
縱觀瓷器龍紋,其造型變化可分為早、中、晚三期。
東漢至唐為早期。龍的形體帶有比較大的隨意性,形制取決于器物的裝飾需要,著重龍首的藝術(shù)效果,所以龍角卷曲,嘴部刻畫細膩,但身軀較呆板,頸、腹、尾變化不大,龍爪似蹄。
五代至元為中期。龍身多數(shù)披鱗,身、尾界限清晰,體格有強壯的也有纖細的,龍首有角、發(fā),卻無雙須,龍爪一般為三趾。
明清為晚期。龍作蛇形,龍首之鬢、發(fā)、須齊全,身軀矯健、爪以四五趾為主。
龍紋的演繹,深刻著古人的智慧和民族文化的底蘊,亦不乏帝王的君主意識,特別是元、明、清三代的龍紋。總體而言,三代龍紋的外觀可概括為元秀、明獰、清莊。
元龍頭小,身軀長,常被繪作細脖、細腿、細爪和尖尾形,體態(tài)輕盈,屈軀蟠舞,給人一種“昂首舉爪、遨游在天”的感覺。
明龍兇猛威武,胸前大多飾有曲折的綬帶,身披火焰紋,怒發(fā)沖冠,咆哮于海濤祥云之間,以示主宰權(quán)勢。
清龍氣宇軒昂,后腦勺豐滿,身軀碩壯,以其龐然大物之態(tài),行震撼天地之威。
這三個朝代的龍紋,雖于不同時期受國體盛衰影響略有差異,但各自的時代特征又是分明的,主要表現(xiàn)在發(fā)、睫毛、須和爪。
發(fā):元,光頭無發(fā)或腦脖處飄1—3綹長發(fā);明,一蓬清晰可數(shù)的長豎發(fā),造型如火炬,有的豎發(fā)作垂直狀,有的略偏斜似不規(guī)則的三角形;清,長披發(fā)或多撮短聳發(fā)。
睫毛:元,眼睫毛現(xiàn)象不明顯;明,洪武至正德的眼瞼上方常常豎起一綹水藻般的長睫毛、有些睫毛似豎立起的長螺螄,嘉靖朝起,龍的眼睫毛比較寫實,眼瞼的上邊緣處一般用數(shù)根短豎線表示睫毛;清,睫毛形態(tài)多樣化,不少被畫成竹葉形(有的竹葉呈倒垂?fàn)睿,順治時睫毛現(xiàn)象習(xí)見,康雍時期眼睫毛現(xiàn)象時有時無,乾隆朝起,眼睫毛現(xiàn)象十分普遍。
須:元,上頜部少見有雙須;明,雙須粗,伸展有力,形如魚叉,部分龍紋的雙須在局部處呈螺旋形曲折,但須尖皆前沖,直而不彎;清,八字般長須外撇彎曲,特別是須尖,絕大多數(shù)帶翻卷。
爪:元,以3趾、4趾居多,少量5趾,趾的形態(tài)無定制;明,第一第二趾相對成蟹鉗狀,趾間距離比較相近,形若風(fēng)車;清,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線,爪子猶如踏在平地,有龍身騰舞、爪子卻著地受力的韻味。
除上述基本特點之外,龍身的裝飾在各時代亦多有變化。一般而言,元代龍身喜飾鱗片紋,明代龍身飾網(wǎng)格紋、鋸齒紋較多,清代魚鱗紋常見,魚鱗多半帶有染點。元代龍紋構(gòu)圖突出雙龍追逐或邀游云間的藝術(shù)效果,是雙龍者均為一龍昂首前瞻,一龍回首后望,前后呼應(yīng);明清布局著重立體感,雙龍于一器者多以龍頭位置的一高一低作上下應(yīng)和,特別是清龍,身體常扭曲成弓形,其腹下有一段下墜,酷似蛇的腹部,為歷代龍紋所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