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博物館館長張健平曾經說過:“如果哪位收藏家手中所致有何朝宗的瓷雕,那一定是行家里的行家。”今天,我們有幸為大家介紹這樣一位藏家,一起聆聽他的收藏故事和感悟。
2010年6月15日,為紀念馬可·波羅考察德化720周年、中國瓷器藝術影響歐洲文化三百周年,德化陶瓷博物館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中國·德化窯收藏大展”,展出了包括何朝宗、張壽山等大師精品在內的300件德化窯珍品古瓷,可謂規(guī)?涨。在這些名品中,有一尊《和合二仙》格外引人注目,它不僅造型奇巧可愛,是歡樂和友誼的象征,更是明代瓷藝大師何朝宗的傳世珍品,目前全世界僅存四尊,中國獨此一具。如此寶貴的瓷塑,其收藏者想必也不簡單。
當德化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為我們引見收藏家王雷時,誰也沒想到他竟然是個真正開始收藏德化瓷不到一年的“新人”。這點資歷怎么會有如此眼光?王雷笑著解釋道:“其實十幾年前我就開始關注德化瓷收藏了。”身為德化人,王雷對德化瓷自然十分熟悉。他從小玩耍的地方就是曬瓷場,逛街看到的也多數是賣瓷器的商店,就連一起長大的同學朋友也有不少從事著德化瓷相關的行業(yè)。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使王雷對德化瓷產生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情結?v然自己所學的專業(yè)和從事的工作都與德化瓷相差甚遠,但十多年來王雷卻始終堅持不斷學習和研究德化瓷,尤其是明代經典的德化瓷塑。這些莊嚴神圣的達摩、憨態(tài)可掬的彌勒、端莊秀麗的觀音、健壯英武的羅漢,不論是整體造型還是面部表情、手指舒展、衣裙層次等細節(jié)都非常精致,栩栩如生,再搭配德化白瓷本身致密透光的胎質和瑩潤的釉色,真是瓷塑極品!
何朝宗款《和合二仙》
然而研究了這么多年,王雷卻始終未擁有一尊真正的德化瓷精品。因為他知道真正的明代瓷塑精品大多都流落在西方,以“Blanc de chine(中國白)”的名字陳列于眾多皇室貴族的收藏室中。比如在由皇家保藏改成的大英博物館里,有中國文物2萬2千件,其中德化白瓷就占了2千件。還有丘吉爾家族、馬克思故居等地方都保存著不少德化瓷精品。這些世代保藏文物的家族幾乎很少會將自己的藏品出讓,王雷唯有等待機遇。幸好老天不負有心人,2008年的美國信貸危機使很多歐洲傳統(tǒng)貴族都陷入了財政危機,他們不得不將一些保藏低價折現,而這些流出的藝術品中就包括德化瓷。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王雷知道自己不能錯過。他與幾位已有幾年德化瓷收藏經歷的朋友商討良久,一致都認為:09年是一個出手的絕好機會!此后的德化瓷收藏肯定會迎來好局勢。
首先,2009年開始,歐洲藝術品市場陸續(xù)釋放出了不少德化瓷精品,其價格比國內行情還低,是入倉的首選。而在國內,作為瓷類收藏中的新秀,德化瓷的行情還處在上升初段,古瓷珍品的價格才百萬左右,而清末以及民國時期的德化瓷拍品更只有萬元上下。比如2007年中國嘉德的一次周末拍賣會上,一件民國時期的德化牧牛童子瓷雕成交價僅僅為550元,非常適合初入門的投資者。這時候入市建倉,剛好可以來得及迎接此后的大幅度增長期。
其次,如今的德化瓷收藏剛剛興起,真品率還是比較高的。據王雷這么多年對德化瓷圈的了解,在整個德化瓷生產鏈里,會去做防偽的都是比較底層的初級從業(yè)者,技術水平不高,其作品也主要用于家居裝飾。而中高級別的工藝師一般不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在沒有很明確的真品保證前提下,這些仿冒名家的作品很可能賣不過自己的“真跡”。既然這樣,又有什么作偽的必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古代的德化瓷塑都是純手工制成的孤品,現在的普通技師幾乎都做不到,就算做到了也不劃算。所以在整個市場大環(huán)境中,德化瓷還是真品居多。
這兩年來德化瓷仍然處于低價位、高真品率的時期,自然是出手的好時機。而抓準機遇,勇敢著手收藏的王雷也以相當劃算的價格收獲到了不少藝術價值極高的德化瓷珍品。入行短短的一年后,王雷就親眼驗證了自己當初的判斷——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一尊十八至十九世紀的德化白釉《和合二仙像》拍出了59.7萬,而且還不是何朝宗這等名家的大作!由此可以預見,王雷手中的那尊何朝宗款《和合二仙》,其漲勢真是不可限量。這樣可以邊享受、邊收藏、邊增值的德化瓷,怎能不為人重視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