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企業(yè)管理者,要盡可能地與員工們進行交流,使員工能夠及時了解管理者的所思所想,領會上級意圖,明確責權賞罰。避免推卸責任,徹底放棄“混日子”的想法。而且,員工們知道的越多,理解就越深,對企業(yè)也就越關心。一旦他們開始關心,他們就會爆發(fā)出數(shù)倍于平時的熱情和積極性,形成勢不可擋的力量,任何困難也不能阻擋他們。這正是溝通的精髓的在。
如果企業(yè)管理者不信任自己的員工,不讓他們知道公司的進展,員工就會感覺自己被當作“外人”,輕則會打擊員工士氣,造成部門效率低落;重則使企業(yè)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形成如阿貓阿狗樣的相互不信任的故意,產生嚴重隔閡,無法達成共識。當然,管理中的溝通誤會,并非都出自企業(yè)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隔閡,缺乏共同的溝通平臺,往往也會造成溝通誤會。
由此可見,理解、認同、適應對方的語言方式和行為習慣,是強化管理溝通最基本的內在條件。
正確理解溝通含義
這里所言的“理解、認同和適應”是以保持個人風格為前提的,并不是讓企業(yè)管理者變成一個“千面人”,那樣企業(yè)管理者就等于失去自我?陀^地講,所謂“理解”、“認同”,只是說企業(yè)管理者在管理中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的行為才是好的,老是習慣于用自己的觀點和習慣去衡量、評判員工。當然,這也不是說為與員工達成共訓,企業(yè)管理者必須違心地認為對方百分百地正確。有時候,所謂“認同”,就是一種換位思考方式。通過換位思考,站在員工角度考慮問題,企業(yè)管理可能忽然間發(fā)現(xiàn)“哦,原來他們是這個意思。”有了這層理解和認同作為溝通基礎,哪怕管理者與員工間的語言方式和行為習慣差異再大,相信企業(yè)管理者也能自然適應并接受。
美國瑪麗·凱化妝公司的創(chuàng)辦人瑪麗·凱女士,在面對生下員工的時候,她總是設身處地地站在員工角度考慮問題,總是先如此自問:“如果我是對方,我希望得到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待遇。”經過這樣考慮的行事結果,往往再棘手的問題都能很快地迎刃而解。
正如《圣經》所言:“你愿意他人如何待你,你就應該如何待人。”事實證明,這條不論過去、現(xiàn)在或將來都適用的人生準則,對于必須與員工相處的企業(yè)管理者來說,不僅是一條再完善不過的管理行為準則,也是管理上最適用的一把溝通“鑰匙”。說簡單一點,就是換位思考、“對等溝通”。
與“理解、認同和適應”相反,“本位觀念”和“歪曲理解”是管理溝通的兩大主要內在障礙。這兩在障礙的存在,常使得企業(yè)管理者對管理工作產生認識上的偏差,對員工的語言表達或行為體現(xiàn),總以敏感的、對立的甚至惡意的意圖給以曲解,有意識無意識地拒絕溝通延伸,難以做到換位思考,不能實現(xiàn)有效溝通。
如何與員工順利溝通
為科學解決溝通交流的諸多障礙,美國管理協(xié)會特別推出一套被稱之為:“良好溝通的十項建議”,以饗企業(yè)管理者。
1、溝通前把概念澄清。
2、放出信息的人確定溝通目標。
3、研究環(huán)境和性格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