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商報文化廣場、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深圳市收藏協(xié)會聯(lián)合舉辦的免費文物鑒定會,近日在羅湖創(chuàng)意文化廣場舉辦了今年的第二場,收藏者濟濟一堂,請求專家們?yōu)樽约旱牟仄吩u判。為滿足收藏者求知的需求,鑒定會結(jié)束之后,又推出專家講座,古陶瓷學(xué)者、深圳市文管辦副主任劉濤主講。講座之后劉濤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收藏陷阱一:
假證書
記者:由這次鑒定會,再由此推及兩年來已經(jīng)舉辦的20余場免費文物鑒定,我們有一個大體的印象:收藏者拿來鑒定的瓷器,好壞且不論,但贗品充斥,真品非常之少。深圳市場上陶瓷假貨大體占多大比例?請給我們介紹一下市場概況。
劉濤:你說的正是我們大家所共同關(guān)心的。和其他一線城市一樣,深圳市場上假貨也很多,粗略估計吧,不一定準(zhǔn)確,仿制的瓷器,應(yīng)該在90%以上。所以收藏者買貨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再仔細,掂量再掂量,最好請真正的高手把關(guān),一件東西研究明白了,研究透了,一點疑問也沒有了(若有些許疑問,就要馬上收手,因為高人可以幫你指出其他疑問),才可以付錢。這些年來,買假上當(dāng)?shù)娜瞬簧,有個別人投入幾百萬、上千萬的資金,買來一些幾乎沒有價值的瓷器仿品,我們從這些場免費文物鑒定會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當(dāng)然深圳的商家里面,有極個別的人懂行、懂貨、懂道德,專門經(jīng)營真品,“價格也許貴了點、高了點,但是真東西”。陶瓷知識深厚的商人少之又少,加之商人的性格是要謀利的,即便國外的商人也是如此,所以我說的商人畢竟是極少數(shù)。隨著陶瓷知識的普及、道德標(biāo)準(zhǔn)的提升、市場的凈化等等,期望若干年后,這樣的商人逐漸增多起來,那將是收藏者的福音。
記者:有藏家在鑒定會上不但拿出自己的藏品,甚至還拿出藏品附帶的鑒定證書,這種情況下,你們應(yīng)該怎么評判?
劉濤:我們還是要先看藏品,然后再看你說到的“證書”。這種情況在鑒定會上我們也遇到過,幾乎每次鑒定的結(jié)果是:藏品是假的,鑒定證書是偽專家出的,這很叫人痛心。目前,有些偽專家無才也無信,游弋于全國各大城市,以營利為目的,到處開“鑒定會”,隨意地給假貨開“真品鑒定書”,深圳也來過幾撥,越發(fā)地擾亂了我們的市場。對于前面所介紹的市場贗品橫行還有這種假證書現(xiàn)象,我們市里相關(guān)部門做了許多治理工作,文體旅游局下設(shè)的文化執(zhí)法大隊也下了不少功夫,但工作難度很大,收效甚微,因為在文物收藏方面幾乎無法可依。這在全國各地是共通的。盡管現(xiàn)行《文物保護法》里有“文物收藏”章,但幾乎沒有操作性,文物要不要仿制、制假售假要不要懲處、鑒定失誤者要不要承擔(dān)法律和經(jīng)濟責(zé)任等方面的問題,都沒有嚴(yán)格的界定。這就要求《文物保護法》進一步細化和完善,要求人大立法實踐方面開展深入一步的工作。
收藏陷阱二:
海外“回流”
記者:我們注意到,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進一步繁榮,流失海外的文物開始回歸,感到回歸的勢頭正盛。那么,為確保不上當(dāng),我們的藏家是不是可以從國外多購進文物?
劉濤:你說的情況是屬實的,文物確實在回流,尤其是海外大型拍賣會上,總能見到中國藏家的身影,他們也確實回流了不少好東西。而且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非常正規(guī)的文物回流將成為越來越強的趨勢。但作為普通收藏者、投資者來說,一定不要走進誤區(qū),不要認為從海外回流的東西就基本靠得住。
隨便舉點例子吧,深圳有夫婦倆在法國生活多年,他們回國時帶回兩大皮箱的中國“古瓷器”,并請求我們上門去給鑒定一下,鑒定的結(jié)果全是假貨;再比如,我們出差到德國柏林進行文化交流,到當(dāng)?shù)睾苤臇|方藝術(shù)博物館參觀,主人請我們到庫房里面去看,庫房里面積存著不少仿制的古陶瓷。我們當(dāng)然不便指出來,可庫房的德方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成批的好東西,是我國駐北京的某外交官在北京淘來的,離任回德時帶了回來,全部捐給了我們博物館。”由這樣的事例可以想見,收藏者從海外淘貨也要謹慎,因為國外也不是防假的避風(fēng)港,假貨有可能流到國外,在國外的假貨也可能再流回來。
收藏陷阱三:
《圖錄》上珍品的仿造
記者:對陶瓷真?zhèn)蔚蔫b別是很不容易的,這其中有沒有什么訣竅?
劉濤:我這里不敢說訣竅,只敢說必須深入持久地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陶瓷史,懂一點考古學(xué)和鑒賞知識,還要拜高人為師,多看真東西,多看古瓷片的標(biāo)本,也多看假東西,然后才可以談所謂的訣竅,才可以斷時代、識窯口、辨真?zhèn)、估價值。我這里引用著名古陶瓷學(xué)者、著名收藏家劉新園先生精彩的觀點,給收藏家們作參考。他這樣說的,“唐瓷看形,宋瓷看釉,元青花看畫,明清瓷看染”,也就是唐瓷要看它形體方面的神韻,宋瓷要看表面釉色的靚麗,元青花瓷器看畫圖的古樸,明清瓷器看顏色的點染,四個不同年代的瓷器,都有各自的特點。如果器物從形、釉、畫、色方面脫離了自己的那個時代,那么這樣的器物基本可判定為不是真貨。
記者:瓷器的造假都有什么方法?請給我們介紹一下。
劉濤:關(guān)于瓷器造假的事情,如用強酸去火氣、新瓷器上泥回?zé)⒋蚰プ雠f等等,現(xiàn)在媒體上已經(jīng)有了許多揭露,藏家們可以多學(xué)長長見識,我這里跟你談?wù)勎诣b定時所親身經(jīng)歷的。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汝窯三足盤”,因為其中的一足折斷了,就把另外兩足去掉了一部分,讓三足整齊,三足的足底又都分別打平,故宮博物館出版的《圖錄》上就有這“短腿”的汝窯三足盤。造假者不知內(nèi)幕,就按照《圖錄》上的“短腿”汝窯三足盤大批量地仿制,我在深圳就見過這樣短腿的家伙不下幾十件,件件相同。凡是見到這樣短腿的家伙,我都定它為仿制品,你的“汝窯”怎么就這樣巧:腿的尺寸跟人家的一樣短,一樣地斷過一條腿后,把三腿打磨齊?
一個老者拿出一對元青花象耳瓶給我看,說是出土于江西景德鎮(zhèn),自報價值5000萬元。如果是真品,我認為這個價格不止,可遺憾的是假的,“出土于景德鎮(zhèn)”那也是編出來的故事。因為這兩件東西和現(xiàn)藏于英國某大博物館的“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象耳瓶是一模一樣,是照著人家仿制的。仿制者不知道這對在英國的瓶子的耳朵各有圓環(huán),圓環(huán)太脆,都掉了,至今在原來套環(huán)的部分還有缺釉的痕跡。你拿給我看的東西既無環(huán),又不缺釉,其他地方完全一樣,不是仿制又能是什么呢?所以我認為,辨假識假,除了學(xué)問根底而外,就是要有豐富的閱歷,看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