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斗宮古瓷窯遺址(孫藝靈 攝)
“迪云州(德化)制造的碗及瓷器,既多且美”,那是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筆下的詠嘆。
非洲肯尼亞,中世紀流傳著一個名字——“中國拉姆”,意為從拉姆島運來的中國瓷器,其中不少就來自德化窯。
印尼人曾經(jīng)純粹吃“手抓飯”,德化“喇叭口”大瓷碗輸入之后,“手抓飯”一統(tǒng)天下格局得以打破。
一切源于海運。
宋元時期,泉州港“南通占城諸國、北通朝鮮諸國”,“若欲船泛外國買賣,則自泉州便可出洋”。興盛的德化瓷業(yè),為泉州港提供了大量的青白、白釉瓷器,德化屈斗宮宋元古窯址正是我國宋元時的古外銷瓷重要遺址之一。
屈斗宮古窯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被發(fā)現(xiàn)了,但受客觀條件限制,直到1976年才真正開始挖掘。“每天爬山越嶺,往返幾十公里,將采集到的標本肩挑手提運到縣城進行清洗、登記、繪圖、拍照……常常一干就是通宵達旦。”德化縣文管辦副主任孫藝靈對當(dāng)年的挖掘經(jīng)過記憶猶新。那時的孫藝靈也僅僅是個高中的娃兒,但憑借著一份對考古的熱情,他加入了當(dāng)時的挖掘工作中。
那次發(fā)掘,屈斗宮共出土了6000多件瓷器標本和800多件窯具。這些瓷器裝飾紋樣豐富多彩,以凸印陽紋為主,有些盒蓋還印有吉祥款“長壽新船”字樣,說明當(dāng)時是通過海運銷往國外的。“屈斗宮窯的標本在國外都有發(fā)現(xiàn),也能證明宋代曾大量外銷。”孫副主任介紹,屈斗宮出土的高足杯、瓷粉盒、軍持、壺、花瓶、摳府式碗等產(chǎn)品在日本和東南亞的印尼、菲律賓等地都能尋到蹤影。1999年,在印尼一帶海域被打撈出水的清代商船“泰興號”上發(fā)現(xiàn)的35萬件德化瓷器中,有部分是出自屈斗宮窯的瓷瓶子和粉盒;2002年,水下考古隊從廣東省陽江海域的宋代沉船“南海一號”中打撈出金、銀、銅、鐵、瓷類文物4000余件,不少瓷器也系德化窯所產(chǎn)。
伴隨著從泉州港出發(fā)的點點帆影,德化瓷器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遠涉重洋,源源不斷地輸往歐亞各國,并遠抵非洲一帶,不知不覺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起居。漂洋過海的德化陶瓷不僅換回了一堆堆白銀,還把中國先進的陶瓷制作技術(shù)和文化帶到世界各國,使德化成為最早大量外銷中國陶瓷的產(chǎn)區(qū),也成為中國陶瓷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幟。那個時代,從崛起到繁榮,德化瓷器始終以面向海外市場為導(dǎo)向,把自己實用而美觀的產(chǎn)品奉獻給世界,在漫長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因此人們也把“海上絲綢之路”叫做“海上絲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