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如期而至,中華民族百年夢圓,神州大地一片歡騰。為奧運喝彩,為北京加油,華夏兒女正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其中。德州就有一位收藏愛好者,名叫張式剛,他耗時百日,用不同歷史時期的上萬塊古瓷片粘制而成一面“雙龍戲珠”龍壁,古瓷片上100個各式字體的“福”字,表達著龍的傳人對北京奧運會的美好祝福。
一面中國瓷器的標(biāo)本墻
“上千年的古瓷片感受到了奧運的召喚,它們歡呼著、跳躍著,幻化作兩條巨龍,吞吐著康乾盛世的五彩火珠,時而攀崖走壁,時而翻江倒海,剎那間定格成一座龍壁,傳遞著洪亮而悠遠的聲音——佑福華夏!”連日里,慕名前去張式剛工作室參觀古瓷龍壁的人絡(luò)繹不絕,張式剛總是會充滿激情地描述他心愛的作品,一遍一遍,不厭其煩。
龍壁全長4.8米,高2.4米,重約900公斤。不同年代的古瓷片經(jīng)過張式剛獨運匠心的排列組合,物盡其用,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
這堪稱一面中國瓷器的標(biāo)本墻。整個龍壁采用宋元明清時期的古瓷片制作而成,左邊的一條龍身用的是明初的龍泉窯瓷片,右邊一條則用的是宋元時期的鈞窯瓷片,這兩種窯口的瓷燒結(jié)溫度高,玻璃質(zhì)感強。”
張式剛解釋說,龍足是高足杯的足部;龍角是宋元時期磁州窯的線條罐;龍鬢是宋元時期磁州窯白地黑花的大盆沿;龍珠與火云紋是明末清初的五彩瓷片;祥云則是“天青”、“天藍”的鈞窯瓷片。
他特別介紹說,浪花里跳動著對北京奧運的祝福,一朵浪花由多個青花“福”字簇圍著一個明代空白期(正統(tǒng)、天順、景泰)的“犀牛望月”盤,以示華夏兒女對奧運的期盼,另一朵浪花里由多種青花紋飾的明代青花瓷片圍繞著一個明晚期的“鳳凰展翅”盤,以示中國的騰飛,還有“月影梅花”、“龍馬精神”等不同紋飾的瓷片點綴其間,寓意吉祥美好。正是:
“千峰翠色”變鎧甲,“出窯萬彩”多幻化。片片青花成駭浪,各大窯系為山崖。“天青”“天藍”作祥云,多“福”簇集成浪花?登⑹牢宀手,華夏龍魂佑中華。
(注:“千峰翠色”,“出窯萬彩”出自古人描寫龍泉窯與鈞窯的詩句。)
偏愛收藏古窯瓷片
德州文化市場號稱是北京以南、黃河以北最大的文化市場,平日里也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常。199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28歲的張式剛第一次走進德州文化市場,就旋即被琳瑯滿目的古玩所吸引,打那時起,每周五他都要去轉(zhuǎn)一圈,這個習(xí)慣已經(jīng)保持了十幾年。“文化市場像一個巨大的磁場,深深吸引著我,隔時間長了不去的話,我就會覺得生活毫無光彩。”
雖然身為建筑裝飾工程公司的老板,張式剛的主要心思卻不在生意上,他更多的是把精力投向了對古代瓷器的研究。他這樣分析自己癡迷的原因:“因喜歡古玩,而學(xué)習(xí)收藏知識和歷史背景,知識獲取的越多,就越加酷愛古玩。與其說我愛上了那些年代久遠的瓶瓶罐罐,倒不如說我是被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所折服。收藏這一行,永遠畢不了業(yè)。”
就是這樣一位古玩癡迷者,在他的家里,卻找不到一件完整的古代瓷器,倒是碎瓷片散落得隨處可見。“縱有萬貫家資,投資收藏也是滄海一粟。”張式剛深知這個理兒,“我是抱著研究的目的收藏,不苛求擁有昂貴的完整器件,更不指望著倒手賺錢,能收集一些不同歷史時期的古窯瓷片就足夠了。通過過手瓷片,也能熟悉不同時期瓷器的胎質(zhì)、釉色、紋飾。畢竟一塊瓷片與一個完整的瓷器的價格對比是百萬分之一,甚至千萬分之一,花小錢兒就能達到研究的目的,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呢?"
歷時四年尋求百“福”
在十余年的收藏經(jīng)歷中,最讓張式剛津津樂道的是他與一百塊“福”字古窯瓷片的淵源。
“2004年夏天,我與一個明洪武時期的青花“福”字碗底不期而遇了,那個‘一筆福’字體飄逸流暢且不失遒勁,立時讓我愛不釋手。一番討價還價后買回家,請朋友磨圓,鑲在相框里,掛起慢慢欣賞,越看越美!僅過了幾個月,我又碰到一塊,這回字體不同,是隸書,砍價后又買下,回家細細把玩、琢磨,很是喜歡。就在那時,一個念頭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收集一百塊燒有‘福’字的古瓷片。”
收藏古玩本是個可遇不可求的事,完成這個心愿談何容易。從此,張式剛便踏上了尋‘福’的行程,河南、安徽、浙江、山西、山東、河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這一走,就是四年、數(shù)萬公里。
“有一次,一位安徽網(wǎng)友打電話告訴我說他那里有很多帶“福”字的青花碗(盤)底,第二天我便毫不猶豫地跑了過去。可打眼一瞧,很失望。大都是唐代壽州窯的一些標(biāo)本,土沁釉剝,‘福’字僅如指甲蓋兒大小,還是明晚期寫在碗底下面的,與我的要求相去甚遠。我心里苦笑,枉我大老遠跑這一趟。”
像這樣的冤枉路,張式剛不知走了多少,但他熱情不減,從未想過放棄。
“2004年7月,在邢臺文化市場,得知一年輕小伙家有我需要的‘福’字古瓷片,于是就租了輛自行車和他一同去他家。足足有40里路,光土路也有15里,赤日炎炎似火燒,到他家后身上的衣服全溻透了,若不是看到那些瓷片提勁,我真想一頭倒在他那泥土大炕上,賴著不起了。”張式剛回憶道,“挑揀了幾十塊稱心的‘福’字瓷片,裝在編織袋里,心里那個美啊,頓時感覺身體像上滿的發(fā)條,動力十足,顧不上吃午飯便往回趕路了。”
然而,天有不測風(fēng)云,剛才還艷陽高照,轉(zhuǎn)眼間就烏云壓頂,大雨瓢潑,張式剛推著自行車在泥濘的土路上寸步難行。“索性100元的押金也不要了,我把那輛破舊的自行車往路邊一扔,背起沉甸甸的口袋,在大雨中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挪著。終于捱到了柏油路,肚子餓得咕咕叫,濕透的衣服也緊緊貼在身上,此時我已經(jīng)精疲力竭了,抱著袋子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任由大雨澆了半個小時后,終于等來了一輛開往邢臺的長途汽車……”
就這樣,喜悅與苦澀交織在一起,形成難忘的回憶。今年初,執(zhí)著的張式剛終于集齊了一百塊“福”字古瓷片。而他為之付出的路費、住宿費竟是收購百“福”瓷片價錢的五倍還多。對此,張式剛說:“我不后悔。從擁有最初兩塊‘福’字瓷片起,就在心底里醞釀了一個夢,而在那個夢中,百‘福’瓷片不可或缺。”
耗時百日制作龍壁
“十多年了,我收藏了不少古窯瓷片,若是用它們制作成一件藝術(shù)品,為北京奧運祈福,該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啊!”原來,這就是張式剛的那個夢。以什么為主題表現(xiàn)呢?正當(dāng)張式剛冥思苦想之際,耳邊傳來了電視里播放的熟悉的歌聲:“……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nèi)际驱埖膫魅?hellip;…”“對啊,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之文化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打有深深的烙印,以龍為主題祈福奧運再恰當(dāng)不過了。”張式剛頓時來了靈感。此念一出,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北京故宮和北海公園,細致地參觀了兩處龍壁并拍攝了照片。經(jīng)過一番研究思量后,決定以北海公園九龍壁最左邊的兩條龍為藍本進行設(shè)計制作。
準(zhǔn)備停當(dāng),今年初,張式剛便和他的兩個兄弟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古瓷龍壁的加工制作當(dāng)中。“制作過程包括了幾十道工序,包括底板加固、底板取孔、底板連接、龍體及其它凸部骨架焊接、龍體制胎、胎體打磨、瓷片切磨、粘貼等等。我們每天早上都是7點就開始工作,中午湊合吃點再繼續(xù)忙活,直到晚上八九點鐘才收工。”就這樣“累并快樂著”,一連三個多月,張式剛潛心在一個汽修廠的廠房里閉門造“龍”。
“盡管搞裝修裝飾是我的老本行,但在制作中還是碰到了很多難題,最難做的當(dāng)數(shù)龍頭了。龍頭是否有神韻,是決定整個作品成敗的關(guān)鍵。為此我們絞盡了腦汁,不斷地適量瓷片,卻總是無法滿意。整個龍頭從做骨架到制胎、貼片,返了多少次工都記不清了。也有朋友勸我雕個木頭龍頭得了,但我始終不為所動,堅持初衷。”
張式剛有個牙疼病,一著急上火牙疼得就更厲害。眼瞅著龍壁的其他部分都做好了,就差龍頭出不來,這一急火上攻,讓他牙疼得連飯都不能吃了。最后一氣之下,張式剛干脆讓牙醫(yī)把那顆病牙給拔掉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式剛的堅持得到了回報,古瓷龍壁終于趕在奧運開幕前創(chuàng)作完成了。如今,百“福”叢中,栩栩如生的“雙龍戲珠”躍然壁上,傳遞著對北京奧運的祈福。張式剛看在眼里,樂在心里,他的夢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