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編鐘、青瓷笛、青瓷腰鼓、青瓷甌……用青瓷制成的各種樂器,編列在黑色雕花的架子上,在20多位樂手的手中幻化成悠揚清雅、空靈美妙的樂曲,讓人心曠神怡。7月2日,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重點群眾文化活動之一,慈溪上林青瓷甌樂團應國家文化部邀請啟程赴北京,將于7月8日、9日兩天,在海淀區(qū)劇院為國內(nèi)外觀眾演出青瓷甌樂代表作《越·瓷風》。
誰能相信,由一群農(nóng)民、工人、教師等組成的慈溪上林青瓷甌樂團,把這醉人的音樂帶進了北京奧運會的大舞臺——一平方米不到的桌子上擺放了數(shù)十個大小不一的青瓷茶碗;黑木架子上懸掛有兩種規(guī)格的青瓷鐘;一旁放有青瓷花瓶、大鼓……這些看似普通的青瓷器皿真的能演奏出美妙的樂章嗎?
就在昨天的彩排現(xiàn)場,當樂聲響起時,這些疑問都得到了解答:只聽得旋律清麗委婉,婉轉(zhuǎn)悠揚;節(jié)奏跌宕起伏,古風濃郁。沉醉在樂聲中,似乎能看到千年前上林窯廠火光沖天的熱鬧場面,詩人們一邊對月飲酒、一邊風度翩翩地演奏甌樂——時而急促,時而舒緩,一曲《越·瓷風》,似乎帶著歷史的滄桑,從遠古緩緩地走來,在歸于寂靜后,聽者依舊回味無窮。舞臺上,20多種青瓷樂器變換著上陣,編鐘、磬、塤、鳥哨、笛子……這些帶著青瓷清脆特質(zhì)的樂器,正印證了唐朝詩人陸龜蒙的那一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越·瓷風》以獨特神奇的青瓷樂器,演奏出人們慶祝豐收的歡快場面,樂曲抒情流暢、熱情奔放,再現(xiàn)當年的“瓷風”盛景。去年《越·瓷風》在全國“群星獎”總決賽中榮獲全國群眾文化最高政府獎——“群星大獎”和“群星創(chuàng)作獎”;越窯青瓷甌樂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悉并喜愛。
團長陳珊岳一邊演示,一邊介紹:甌樂的主要演奏工具叫“甌”,也就是茶碗。越窯青瓷甌樂就是用越窯出產(chǎn)的青瓷甌等為樂器來進行演奏的,也是中國瓷樂器中最古老的民間樂器表演形式。也許說到編鐘,大家一般只想到青銅編鐘,而實際上,青瓷編鐘在古代也曾被作為樂器演奏,并在唐朝時達到鼎盛,一度成為宮廷的表演節(jié)目。
為確保此次晉京演出圓滿成功,向世界觀眾充分展示青瓷甌樂的迷人魅力,樂手們早在一個多月前就著手準備工作,除了對服裝、背景、節(jié)目單等重新設計外,還對演出節(jié)目精心加工排練。為此,他們特別請來著名作曲家、《梁祝》作者何占豪,以及總政歌舞團、上海音樂學院、浙江歌舞劇院的一批國內(nèi)音樂領(lǐng)域的專家為甌樂集思廣益,出謀劃策。
目前,慈溪還沒有專業(yè)的甌樂樂團。此次晉京參與演奏的20多名成員也并非專業(yè)出身,他們中有老師,有職員,也有商人,全憑著對青瓷樂器的熱愛,平時都還要兼顧本職工作。“我們作為群星獎優(yōu)秀劇目晉京演出,不僅為了在奧運期間展示千年甌樂,更是為了弘揚中國悠久燦爛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慈溪上林青瓷甌樂團的樂手們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