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長沙窯以釉下彩聞名于世。筆者無論居家或差旅,一直在著意收藏。前年出差廣州,在一古玩工藝品市場以不菲的價格購得一長沙窯雁紋壺,至今仍把玩不輟,面對這色彩鮮艷、生動傳神的畫面,有如欣賞一幅歷時千年的唐代花鳥小品,叫人心曠神怡,愛不釋手。
該壺通高22.6厘米,口徑10.6厘米,底徑12.1厘米,長頸、敞口,瓜楞形腹,九楞短流,流腹相接處有明顯的修坯痕,執(zhí)手有修,腹內(nèi)壁未施釉,可見十分明顯的瓦槽形拉坯痕,這是長沙窯壺罐類產(chǎn)品一個典型的工藝特征。該壺通體施青釉,釉面潤澤清澈,并有淺開的魚子細紋,雁紋的彩釉雖有削落之處,但這非但沒有損害其整體形象,相反增加了器物厚重的滄桑感,使人一看便能認定這是開門的長沙窯。長沙窯釉下壺類產(chǎn)品,其紋飾都在流的正下方,該壺紋飾以褐彩勾線,綠彩暈染,其奮飛的鴻雁及其一抹青山,雖極簡練,卻引人入勝,浮想聯(lián)翩。你看那剛健壯碩的大雁,引頸昂首,喙部與壺頸相接,雁首直指天穹,雙翅舒展,作飛行鼓動狀,仿佛使人聽到它搏擊空氣的呼呼風聲,雁翎以褐彩勾勒,根根硬朗明快,齊刷刷的向后,更增加了迎風前進的動態(tài)感。在雁紋的下方接近壺身底腳處,畫師匠心獨運,巧妙地繪有兩座青綠山峰,著筆不多,卻意境深遠。
長沙窯的畫師們極善經(jīng)營畫面,他們的作品,往往采用以少勝多,以虛帶實的手法表現(xiàn)客觀事物。在這里,畫面上雖說只有一只奮飛的大雁,但它的氣勢,它的動態(tài),以及整個畫面營造的意境,仿佛使你看到,在它的身后,還有一隊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雁群在跟進,它是這個雁群的領頭雁。再看雁紋的下方,青山隱隱,真給人一種雁陣驚寒,關山萬里的聯(lián)想。
雁是一種健飛的水鳥,也是一種吉祥之鳥。古人認為雁有信、禮、節(jié)、智四德,所以十分受人歡迎。長沙窯的畫師們崇尚自然,熱愛生活,他們長期生活在湘江之畔,洞庭湖濱,目睹春去冬來,耳聞雁叫長空,對大雁的習性神態(tài)了然于胸,提筆畫雁,自然能夠傳神寫照。長沙窯畫師們花鳥畫技法嫻熟,題材廣泛,雁紋則是最為常見的紋飾,其表現(xiàn)手法有釉下彩繪、模印貼花、粉地釉彩等等,其形象則是多彩多姿,或奮搏云天;或俯視大地;或長飛萬里;或將落平沙……但無論是畫是塑,無論表現(xiàn)大雁形態(tài)的哪個瞬間,都體現(xiàn)了極其強烈的動態(tài)和生氣,無不使觀者為之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