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朝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的官窯器中,的確有不少精美雅致之作。如署款“長春宮制”、“儲秀宮制”、“坤寧宮制”的宮內(nèi)各殿專用瓷;又如“吉祥如意”款的西式餐具;還有承襲前朝型制的仿青銅器豆、簋等祭器,以及仿明代、仿清三代的品種和本朝的水墨五彩、軟彩和鉆撥刻瓷等新品種,色調(diào)淡雅,清新明麗。
光緒青花瓷器胎體較為厚重,胎質(zhì)潔白細膩。釉面有青白和白色兩種,常見“浪蕩釉”現(xiàn)象。器物足墻微向里斜,足根較圓滑。普遍使用“淅料”青花描繪花紋,有藍中泛灰和鮮艷兩種。仿康熙青花使用云南“珠明料”,青翠明快。青花瓷還有許多派生品種,如外黃釉內(nèi)青花、哥窯地青花、青花加紫、青花粉彩、綠釉青花等。
光緒朝在仿制前朝瓷器上取得很大成就,尤以仿康熙青花為精,不僅造型逼真,而且紋飾非常近似。青花也有深淺濃淡的變化,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水準。在圖案裝飾方面,傳統(tǒng)的紋樣幾乎普遍使用,尤以八吉祥、龍鳳呈祥、萬壽無疆、福祿壽喜、玉堂富貴、群仙祝壽及博古圖多見。
光緒官窯器的款識,多數(shù)是青花“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款,不加雙圈、篆書款極少。部分單色釉器則用刻款。抹紅款及描金款在官、民窯器上多有使用。民窯器尤為多見“光緒年制”四字抹紅楷書款。光緒官窯器款識,字體排列緊湊、修長,以側(cè)鋒書寫,工整清秀,筆劃細,青花色澤趨于淡雅。另見仿清三代及道光的楷篆書款。
閩北私人收藏一件清光緒時期外黃地刻龍、內(nèi)青花福祿壽紋撇口碗。該碗高5.5厘米、口徑12.5厘米、足徑4.5厘米。器型為光緒時期所制十二種碗型之一的撇口碗,撇口,深腹,圈足。圈足內(nèi)白釉底,見書有青花“大清光緒年制”楷書款,字體工整清秀。碗外壁施滿黃釉,并在外壁腹部暗刻有“雙龍戲珠”云龍紋,詳察其龍、云、珠、火苗紋飾與耿寶昌著《明清瓷器鑒定》第322頁載:“雙龍戲珠紋(光緒——宣統(tǒng))”所繪紋飾完全一致。
碗內(nèi)壁為白底青花紋飾,底釉為青灰白色,碗口沿及近底處繪兩道青花勾線,碗內(nèi)底青花繪一圓形的“福祿壽圖”,畫面繪有蝙蝠、梅花鹿、仙桃及如意頭云和一嬰童坐于鹿上。清晚期瓷器上常繪此圖,象征福、祿、壽三星高照,表達了世人的美好愿望。
所見青花發(fā)色青翠艷麗,有深淺濃淡之別,紋飾疏密有致,生動古樸,又有龍紋黃(皇)色釉,具有晚清官窯器典型的紋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