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多次的普查,至1995年12月,全縣17個鄉(xiāng)鎮(zhèn)68個村中,發(fā)現(xiàn)古瓷窯址238處。
(一)潯中鎮(zhèn):窯址分布在11個村,共96處。
潯中村,共14處。即:(1)西墩邊鼓壟窯(宋、元);(2)西墩謝厝窯(民國);(3)西墩王厝窯(民國);(4)西墩葉厝地窯(民國);(5)東頭外窯(宋、元);(6)東頭內(nèi)窯(明、民國);(7)東頭九間窯(又稱“侖仔窯”)(清、民國);(8)東頭杏腳窯(清、民國);(9)東頭田邊窯甲址(清、民國);(10)東頭田邊窯乙址(民國);(11)東頭隆泰窯(清、民國);(12)東頭福源窯(清、民國);(13)東頭福興窯(民國);(14)東埔窯(民國)。
寶美村,共26處。即:(1)屈斗宮窯甲址(宋、元);(2)屈斗宮窯乙址(明、清);(3)屈斗宮窯丙址(明、清);(4)祖龍宮窯甲址(宋、元);(5)祖龍宮窯乙址(明);(6)拱橋壟窯(宋、元);(7)公婆山窯(宋、元);(8)寨后窯(宋、元);(9)五斗壟窯(又名“虱母嶺頭窯”)(宋、元);(10)水堀壟窯(亦稱“后窯乙址”)(明);(11)后深埯窯(宋、清);(12)后店仔窯(宋、元);(13)后窯(宋、元);(14)后井窯(清、民國);(15)潭邊窯(清、民國);(16)石排格窯甲址(宋、元);(17)石排格窯乙址(亦稱“車碓嶺右窯”)(清);(18)石排格窯丙址(清、民國);(19)嶺兜前歐窯(宋);(20)嶺兜窯(明、民國);(21)嶺兜月記窯(清);(22)甲杯山窯(明);(23)程田寺格窯(民國);(24)下井亭窯(清);(25)尾庫窯(清);(26)石排嶺窯(民國)。
丁墘村,共5處。即:(1)太平宮窯(宋、元);(z)庠柄山窯(宋、元);(3)窯埯窯(清);(4)崇道宮窯(清);(5)丁墘窯(民國)。
丁溪村,共4處。即:(1)西門頭窯(明、清);(2)坂頭窯(清);(3)坪埔尾山窯(清);(4)坪埔窯(民國)。
隆泰村,共16處。即:(1)樂陶窯(清、民國);(2)樂陶宮兜窯(明、清、民國);(3)六車窯(明、清、民國);(4)六車寨仔山窯(清);(5)后所大草埔窯(宋、明);(6)后所窯(明、清、民國);(7)宏祠窯(明、清、民國);(8)鳳洋桐上窯(明、清);(9)鳳陽大路口窯(明、清);(10)鳳陽陶鑄坑窯(宋、元);(11)鳳陽宮山尾窯(民國);(12)坂上大珍窯(明、清、民國);(1 3)后所虎頭山窯(明、清、民國);(14)樂陶格仔窯(明、清、民國);(15)后山洋水尾窯(明、清、民國);(16)后山洋堀仔窯(明、清、民國)。
龍翰村,1處。即:黃竹林窯(清)。
高陽村,共25處。即:(1)楊坪張窯(清、民國);(2)大路巷窯(清、民國);(3)布伏山窯(清、民國);(4)埯園窯(清、民國);(5)窯埯窯甲址(清、民國);(6)窯埯窯乙址(清、民國);(7)杉林烘窯(清、民國);(8)土厝坂窯(清、民國);(9)石辟仔窯(清、民國);(10)后湖窯(清、民國);(11)后宅窯(清、民國);(12)羊廣嶺窯(清、民國);(13)后溪窯(清);(14)草埔窯(清、民國);(15)松柏林尖窯(清、民國);(16)嶺頭窯(清);(17)大路后窯(清);(18)蜈蜞壟窯(宋、元、清);(19)窯埯窯(清);(20)孝坊山窯(清);(21)寶寮格窯(又稱“破寮格窯”)(清);(22)蜈蚣牙窯(宋);(23)梅壟窯(清、民國);(24)今厝荇窯(清、民國);(25)陳公窯(清、民國)。
英山村,1處。羅溪窯(清、民國)。
世科村,2處。釋仔山腳窯(清);改良場窯(民國)。
石山村,1處。初溪窯(宋、元)。
石鼓村,1處。解路窯(又稱“科榮窯”)(民國)。
(二)蓋德鄉(xiāng):共6處,均在蓋德村。
即:
(1)碗坪侖窯(宋);(2)碗洋坑大坂內(nèi)窯(宋、元);(3)碗洋坑大坂外窯(宋、元);(4)宮后頭公田侖窯(宋);(5)后坑垅窯(宋);(6)后垅仔窯(宋)。
(三)三班鎮(zhèn):窯址分布8個村,共28處。
三班村,共4處。即:(1)火爐腳窯(明);(2)窯垅山窯(又稱“上寮內(nèi)窯”)(宋、明、清);(3)上寮外窯(明、清);(4)桐嶺窯(明、清)。
泗濱村,共6處。即:(1)大壟口窯甲址(宋、元);(2)大壟口窯乙址(宋、元);(3)尾林窯甲址(宋);(4)尾林窯乙址(清);(5)梅嶺窯(俗稱“南嶺窯”)(明、清、民國);(6)溪碧窯(清)。
東山洋村,共3處。即:(1)下村林窯(清);(2)新棨寨窯(明、清);(8)烏魯坪窯(宋)。
蔡徑村,1處。洞上窯(清)。
嶺頭村,1處。東坪窯(宋、清、民國)。
橋內(nèi)村,共4處。即:(1)佳春嶺窯(又稱“家春嶺”、“腳瘡嶺”、“王厝山”窯)(宋、元);(2)邱尺仔窯(宋、元);(3)碗窯溪窯(又稱“碗窯山窯”)(宋、清);(4)店仔地窯(民國)。
龍闕村,共2處。即:(1)窯仔林窯(清);(2)石尾山窯(清、民國)。
奎斗村,共7處。即:(1)湖楓林窯(宋、元);(2)碗窯(宋、元);(3)舊窯(明);(4)新窯(明、清);(5)啤壩窯(又稱“窯壟仔窯”)(明、清);(6)水吼窯(清);(7)溪口徐碗(清)。
(四)龍門灘鎮(zhèn):窯址分布在3個村,共13處。
蘇洋村,共四處。即:(1)坎腳窯(清);(2)公所窯(清);(3)古洋水尾窯(清);(4)東霤窯(民國)。
村兜村,共3處。即:(1)真武亭窯(清);(2)水頭窯甲址(清);(3)水頭窯乙址(清)。
朱地村,共5處。即:(1)林地窯(清);(2)水尾窯(清)。(3)坊山窯(清);(4)尾侖窯(清);(5)山壟窯(清)。
(五)南埕鎮(zhèn):窯址分布在2個村,共3處。
南埕村,共2處。即:(1)瓷窯嶺窯(清);(2)瓷窯壟窯(清)。
蟠龍村,1處。瓷窯岐窯(清)。
(六)雷峰鎮(zhèn):1處。
瑞坂村:瑞坂窯(清、民國)。
(七)水口鎮(zhèn):窯址分布在2個村,共3處。
湖坂村,1處。涌口窯(清)。
邱坂村,2處。即:(1)下樓坂窯(清);(2)白潭坂窯(清)。
(八)葛坑鄉(xiāng):窯址分布在5個村,共13處。
葛坑村,1處。胡須窯(清)。
下玲村,共4處。即:(1)坷壟窯(清);(2)石坊窯(明、清);(3)龍廣窯(清);(4)二板橋窯(清)。
湖頭村,共3處。即:(1)李田窯(清);(2)下倉尾窯(宋);(3)阿臘窯(清)。
龍塔村,共3處。即:(1)烏山嶺窯(清);(2)雙溪口窯(明、清);(3)鷺鶿坂窯(清)。
大嶺村,共2處。即:(1)龜洋窯(清);(2)蘇田窯(明、清)。
(九)楊梅鄉(xiāng):
窯址在白葉村,共4處。即:(1)下坂窯(清);(2)侖仔邊窯(清);(3)牛頭尾山窯(清);(4)榮福堂后山窯(清)。
(十)上涌鄉(xiāng):窯址分布在14個村,共31處。
上涌村,1處。月形侖窯(明、清)。
云路村,2處。即:(1)東洋尾窯(叉稱“屈斗樓窯”)(清);(2)陳蘭坂窯(清)。
曾坂村,1處。瓷窯坪窯(清)。
黃井村,1處。瓷窯坪窯(清)。
輝陽村,1處。仙亭廠窯(清)。
下涌村,共7處。即:(1)虎龍頭窯(清);(2)虎壟坪窯(清);(3)后寮埯窯(清);(4)碗窯山窯(清);(5)桌頭坂窯(清);(6)花樹格窯(清);(7)潭仔邊窯(宋)。
桂格村,共5處。即:(1)和玉窯(清);(2)胡龍橋頭窯(清);(3)麒麟斬尾窯(清);(4)許坑林窯(明、清);(5)鳳坑后碗窯(清)。
后坂村,1處。后坂窯(清)。
西溪村,4處。即:(1)常思窯(清);(2)水尾林窯(清);(3)爐坂窯(清);(4)西溪爐窯(清)。
門頭村,3處。即:(1)黃仔坂窯甲址(清);(2)黃仔坂窯乙址(清);(3)吾洋窯(清)。
中洋村,1處。陳七壟窯(清)。
下村村,1處。后格壟尾窯(清)。
桂林片(含桂林、中洋、下村、門頭、東山5個村)共3處。即:(1)羊條窯甲址(清);(2)羊條窯乙址(清);(3)羊條窯丙址(清)。
(十一)湯頭鄉(xiāng):窯址分布在4個村,共16處。
湯頭村,共5處。即:(1)洋頭瓷窯路(清);(2)石公格窯(清);(3)格頭窯(清);(4)赤土寨窯(又名“水尾山窯”)(清);(5)山邊洋窯(清)。
嶺腳村,共3處。即:(1)石坊壟窯(清);(2)長坂窯(清);(3)瓷窯壟窯(清)。
格中村,1處。丘埕窯(清)。
福山村,7處。即:(1)社里嶺窯(清);(2)下樓坂窯(清);(3)西墓丘窯(宋);(4)路尾窯(清);(5)苦竹埯窯(又名“橋頭窯”)(清);(6)牛頭格窯(清);(7)瓷窯坪窯(清)。
(十二)桂陽鄉(xiāng):窯址分布在5個村,共9處。
涌溪村,共3處。即:(1)洪潮坑窯(又名“龍澤坑窯”)(清);(2)瓷窯坑窯(清);(3)后洋坂窯(清)。
王春村,共2處。即:(1)鎮(zhèn)倒村窯(又名“顛倒村窯”)(清);(2)下地洋窯(又稱“下甜洋窯”)(清)。
梓溪村,1處。斜嶺腳窯(清)。
彭坑村,共2處。即:(1)下林坑湖頭坂窯(清);(2)永丘村窯(清)。
安章村,1處。下過路窯(清)。
(十三)大銘多:窯址分布在3個村,共6處。
聯(lián)春村,2處。即:(1)瓷窯(清);(2)瓷窯侖(清)。
大銘村,1處。瓷窯坑窯(清)。
瓊山村,共3處。即:(1)下格坑窯(清);(2)后溪窯(清);(3)單山隙窯(清)。
(十四)國寶鄉(xiāng):窯址分布在3個村,共4處。
南斗村,1處。溪口窯(清)。
祥云村,1處。上云窯(清)。
格頭村,2處。即:(1)格頭窯甲址(清);(2)格頭窯乙址(清)。
(十五)赤水鎮(zhèn):窯址分布在3個村,共3處。
蘇坂村,1處。瓷寮壩窯(清)。
銘愛村,1處。霤頭尾窯(清)。
東里村,1處。東官洋窯(清)。
(十六)春美鄉(xiāng):1處。
尤床村,尾橋下窯(宋、元)。
(十七)美湖鄉(xiāng):1處。
上田村,墓林窯(唐、五代)。
上述窯址如按年代分,唐-五代共1處,分布在1個村;宋、元時代共42處,分布在17個村;明代30處,分布在12個村;清代177處,分布在62個村;民國時期55處,分布在15個村。上述窯址的年代分布,為研究中國民窯——德化窯的形成、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古窯址調(diào)查中,還采集了一批各時代的瓷器標(biāo)本,為德化瓷的歷史研究和產(chǎn)品特色等各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